|
|
《漏印》点评 杨老师的《漏印》一课,让我感受到杨老师培养孩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三个方面:一是引领学生对漏印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二是指导学生掌握了漏印创作方法与过程;三是帮助学生了解漏印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从目标的设置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有以上所得。因而我认为这节课是有效的: 一、有效的课堂准备。美术的工具性往往决定教学效果的成败。纵观本节课,教具的有效准备,将讲解的难点、重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学具的有效准备,使学生加深了学习体验,并带来最终作业的成就感;其他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顺利推进课的行进。杨丽华老师和同学们的大量、精心的准备为课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有效的学习过程。“金水漏印”是独具风格的傣族民间艺术,是以阴刻手法刻版,把剪纸图案用金粉漏印在佛寺墙壁和梁柱上的工艺。杨老师在处理教材时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将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将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分解,通过引导学生台阶式的攀登学习,从简单的造型设计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刻板漏印的技法。由简单的图案到复杂的纹样,由观察“金水漏印”的特点到实践操作制版、印版,由了解一般方法到运用个性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了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有序性。通过学习,学生在美术知识技能方面得到了发展,并且学习得轻松愉快。新课程强调“以学论教”,因而,我认为杨老师引导学生的观察、体验、感受、领悟、实践等学习活动是扎扎实实的,能使学生一课一得。 三、有效的学习方式。杨老师在教学时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指导学生掌握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式学习等这些小学美术主要学习方式都在《漏印》课堂教学实录中有所呈现。学习方式的有效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的地位——他们通过观察、赏析等活动真切感受到“金水漏印”的魅力;他们自主学习、交流探究金水漏印的特点;他们团结协作、共同研究制版、印版的过程;他们实践操作、体验“金水漏印”创作带来的快乐…… 四、有效的“综合”教学。在《漏印》一课中,杨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研究、创造“漏印”的表现方法,以及解决“漏印”的创作难点,整个过程相对复杂,学习时间也较长,教学资源很丰富,体现了教学交往、互动的综合性,内容的综合性等。 我认为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欠缺了一些。比如将不同图案排列,可以渗透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的纹样知识;图案的设计要简单而整体,这样的观赏效果才是气韵生动,虚实相宜,在暗红色的墙面上显得尤其金碧辉煌,令整个寺宇顿感佛法恢宏。这样的赏析要点要传达给学生;再比如在组织学生评价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关键词,让学生运用美术术语来评价作业。这样,美术课的本体特征就将更为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