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下雨罗》一课,像是品味一杯江南的碧螺春,课堂气氛温馨而浪漫,学生们在老师营造的时而细雨霏霏、时而大雨滂沱的气氛中寻找、回忆属于自己的雨中故事和感受,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纷纷将自己的雨中所见、所闻描绘出来,富有情趣、构图饱满的师生合作作品,让人赞叹。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围绕美术学习的本体进行教学。教师优美的语言,学生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精彩的发言,使课堂气氛因为雨的到来而格外快乐。张老师教学风格亲切、细腻,把江南的细雨描绘得如诗如画。 一、美术课程本位的回归。 教学环节的设置相当丰富,并且所设置的环节,均能从美术课程的本位出发,紧抓教学目标,用直观巧妙、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法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作出吸引人的美术作品。 二、美术课程人文因素的挖掘。 1、重视课堂的视觉因素(精美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 2、深挖课程的人文内涵(古诗的诵读,妙词妙语形容雨,赋予雨以人文内涵) 3、强调课程的延伸拓展(美术与科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三、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展示。 1、课的导入设置悬念(听雨声,真切感受雨) 2、课堂情境的渲染(古诗的诵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美妙的雨中,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3、课堂气氛的调动(师生互动、鼓励的眼神、赞赏的话语、热烈的讨论) 4、教师语言的特色(亲切、细腻、温婉的江南韵味) 四、共同探讨的问题 1、教学时间的精准把握 最后的展示没能取得效果,其实在课上有些环节是可以有效控制时间的,过多的启发、讨论、会延误课的有效教学时机,导致前松后紧、虎头蛇尾,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多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2、示范的指导还不够到位 一堂课的时间不容许老师面面俱到的指导,教师的指导示范要抓住一个侧重点来进行指导,并要紧紧围绕我们的线描课题来指导学生创作。如:人物动态。 3、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课程,还要注重对学情的分析,每个学生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调整。 4、教学机智的体现 再精心准备的课堂,往往也可能出现教师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在这些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来解决问题,含混带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5、教学评价不够到位 教学评价从来是让美术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尽管我们在理论上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