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本节课的优点 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体验效果佳。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讲授新课时,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层层递进,让学生学法明理,感受深刻,效果佳。 根据“情感体验的深度”观察量表记录的数据,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感受一般的有3次,占总数的18.75%,感受深刻的有13次,占总数的81.25%,效果很好。 根据“导行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记录的数据,识记7次,占总数的21.87%;讲解1次,占总数的3.12%;问答11次,占总数的34.37%;示范3次,占总数的9.37%;讨论2次,占总数的6.25%;汇报6次,占总数的1.86%;讲故事1次,占总数的3.12%;其他(看录像、看影片、送书签)8次,占总数的25%。 开始刘老师以课题“一封特别的来信” 设计悬念“为什么说特别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接着以“信”为媒,层层剖析,通过讨论汇报交流,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知识,并了解那位大哥哥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的,再通过观看采访实录和《少年犯》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形成共鸣,学生对未成年人犯罪感受非常深刻。结课时,刘老师还增加第二封来信,告诉李老师自己已经出狱,重新生活。这层层递进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有了坏毛病要及时改正,明白只要改正坏毛病才能拥有美好明天。 2、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以“情”促行,效果好。 根据记录数据,活动效果好的有28次占总数的87.5%,活动效果一般的只有4次,占总数的12.5%。整节课,刘老师有效地创设了一个个感人的情景,把活动巧妙地引入课堂,诱导学生情感,形成共鸣,活动效果较好。 如:教师在让学生交流班上同学自身的好习惯、坏毛病时,随机送书签。做到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巧妙地运用书签上的名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刘老师课前组织学生采访了东莞市拘留所、戒毒所关押的少年犯,通过采访实录,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真情实感,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 刘老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少年犯》电影片段,渲染情景,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形成共鸣,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去行动。 又如结课时,刘老师根据心理学“对小学生的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这一特点,创设了写信的大哥哥又回了李老师一封信,告诉李老师自己已经出狱,重新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有了坏毛病要及时改正,明白只要改正坏毛病才能拥有美好明天。 3、善于开发资源,使教学有深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刘老师善于开发资源。录制了两封信,一前一后,使整堂课首尾呼应;准备了有关行为习惯方面的名言书签、好习惯顺口溜;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典型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法规;采访拘留所、戒毒所的少年犯;播放了电影《少年犯》片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深度,在引导行为方面效果较佳。 (二)存在的不足: ◆ 在导行中,有点美中不足。 以教材为范例,拓展内容虽然较多,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效果也较好,但在“导行”活动中,“好习惯、坏毛病,大家都来找一找,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环节,只简单地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上,让几名学生汇报班里同学的一些好习惯、坏毛病,以及它们的发展方向,没有进一步拓展。我们知道,好习惯、坏毛病有很多,是存在于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让几个同学说一说,是远远不够的。 七、改进意见: ◆ 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培养好习惯”的目的。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深刻地感受了未成年人犯罪给自己和家人、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在“导行”中,让几名学生汇报班里一些好习惯、坏毛病外,还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列举一些好习惯和坏毛病),学生通过调查自己的日常表现,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达到评价自己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3: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小培养好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