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样与他联系》评课 庞老师今天上的《怎样与他联系》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中最后一课。庞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由于该课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庞老师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了本单元的特点,在设计《怎样与他人联系》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能直面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与状态,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及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联系。从中使学生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通信素养。懂得有礼貌地和他人联系。这些目标的定位,是非常合理的。 庞老师在整个环节的设计中,能以学生为主体,以联系为线索,以情境为纽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科学知识、道德行为、人文情怀的一点一滴的生成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教学目标,去超越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境化创设合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在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为此教学中庞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情境:如选择“扶添老师来我校做报告,怎样向亲朋好友联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揭示主题;一学生在打篮球,意外受伤,如何通知他的家人这一真实的事例,让学生了解了常用的打电话的通信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一些特殊电话的合理的使用。另外,庞老师还利用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活动,尤其是以本周进行的活动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例为契机展开交流。这一些的情境教学设计都是有目的的,从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懂得公民的通信自由感受到通信的便捷,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二、交流的方式很特别。从开始到结束,庞老师一直坐下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如同一位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们讲故事、聊天一般,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庞老师采用了很生活化的聊天式的谈话内容作为本次教学的重要形式,始终是在师生不断地聊,生生不断地聊之中,让教学自然走进课堂,自然走进学生,从而师生间真正建立起交互的主体性的伙伴关系。 三、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的记忆、联系,而是应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因此教学中庞老师精心设计了让学生拨打电话,反复演练的过程,使得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而后又在不断的演练、更正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真正让学生学而有获,学而有得。 四、渗透学生的情感养成。教育是充满感情的,而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品德教育,更应饱含深情,因为品德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达成的过程,也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事例的选择,教师的言语表达,还是问题的设置等等,庞老师都添加一些情感色彩,增添一些人文因子,使得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经历情感体验,从而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