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规则在哪里》评课 《规则在哪里》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构想旨在让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教育的重点不是强调要学生必须遵守规则,而是让学生通过与对现实生活相关事物的认识,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初步树立起规则意识。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1、通过游戏,体验、了解规则;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3、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4、学习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作了如下教学准备:一是设计调查报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二是让学生自主调查,了解相关规则,完成调查报告;三是了解学生完成调查报告的情况,根据具体学情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主要有以下活动环节:活动一是完成调查报告。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主调查,学习发现、了解生活中的规则。教师的报告则体现出师生同学习、共研究的思想。活动二是游戏比赛,通过做游戏,体验规则,明白没有规则,小小的竞赛也无法公正地进行,进一步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活动三是讨论、交流调查报告。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再推荐同学或自己在班上交流,然后全班互动,自由观看别人的报告,教师也参与交流,最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确处处有规则,但只有用心观察、用心思考,调动多种感官去收集,才能找到它们。活动四是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生成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重说教和灌输,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打破课堂教学的这种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很有必要。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教师怎样组织活动化教学呢? 一、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适当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 三、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实施活动化教学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堂中模拟创设场境,如可模拟创设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社会活动场景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开展角色游戏,获得情感体验和发展认知。 二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亲临其境的场情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在实施活动化教学时,有几点要引起教师注意:一是要看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化教学,对不适宜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内容不强求采用这一形式;第二,活动化教学要注意考虑实际的环境与教学条件的匹配,因为有的活动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实际环境进行选择。三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因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