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老师的《岳阳楼记》这堂课给我最鲜明的印象是董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有很明确的板块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的课堂活动是呈块状分布的。本堂课一共分成了四块:第一块是导入,第二块是着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三四两块是提炼出人物的情感。第三块由学生对人物情感的朗读转入到对议论语段的朗读评析,得出“小我”与“大我”、“心怀天下”这样的人生境界。第四块是对课堂的总结。 二、在相对独立的块状时间里,学生围绕某个核心问题进行充分的活动。关照全篇,定点突破,是董老师这堂课板块式的表现之一。 对于董老师这种板块式的呈现形式,我有这样一些优化的思考: 思考之一:我们的板块的设置不应该是平面滑行,而应该是逐层深入的。比如说,对于这篇课文中四个主要语段的朗读、欣赏、教师的讲析,它们基本上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对板块进行一些优化设计,使课堂的板块呈现出一种逐层深入的态势。比如说,第一板块我们来理清课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第二板块欣赏文本的语言,把它落实在两段写景的句子当中,对骈句的学习和欣赏中。第三板块理解人物,这样就在语言欣赏的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四板块是明晰手法,这篇短文的中心不在于写景不在于抒情,而在于言志,那么它究竟是怎样来言志的呢?最终落实到对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评析上。这样的四个板块就有由浅入深,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有了层层深入的提高。 思考之二:板块的分布应该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有轻重缓急的。董老师的中间两个板块,或者说是三个主要语段的朗读赏析,平均每一个板块所花的时间大约在七分钟左右,这就是平均用力了。我们认为在课堂当中有一些环节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而有一些板块它本身就是铺垫、是蓄势、是导入、是提升,它们就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时间。比如说,对于理清脉络、欣赏语言、理解人物、品析手法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法。什么手法?对比的手法。这里的对比是采用的层层对比,先是用迁客骚人与自己情感的对比,迁客骚人是“景明则喜,物暗则悲”。然后又以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进行对比,迁客骚人是“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进一步的对比是作者自己和古仁人的对比,古仁人是落实在一个“忧”字上,是“进亦忧退亦忧”,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都是落实在一个“忧”上。那作者跟古仁人再来一层对比,他的境界就高了,他体现在既要有忧,更要有乐。乐在哪里?乐在积极入世。作为一个士大夫,作为一个封建官员,像滕子京一样不以贬谪为忧,而是积极地去为百姓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他真正的乐是因百姓而乐,这就是一种境界。通过层层对比,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和伟大抱负。所以这应该我们的重中之重。那么,次重是什么呢?次重就是理解人物。也就是说要有轻重缓急。 思考之三:板块的学习形式上是应该富于变化的。董老师在几个板块的学习上都是采用了学生先自己在小组朗读,然后在全班表演朗读,老师再进行评价和分析。几个板块大致相同,就显得有一点重复。我们是不是可以变换一下学习的方式。比如说第一板块理清思路,董老师是从记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的角度切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采用吟读的形式,读出每一段中语气的变化。第二块欣赏语言,尤其是对于两段写景文字的欣赏,我们可以采取的是背读,即背诵朗读。要求把段落中精美的四字短语当堂背下来。在理解人物上,这里有几种人物,这几种人物有怎样的生活情节,我们可以采用的是说读,结合相关的语句说一说、读一读。边说边读,边读边说,以达到对人物的理解。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板块中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 最后一点的思考是在具体的某一板块学习中,我们要有细腻的操作步骤,逐渐引领学生走近文本的深处。比如说我们在理解人物这一板块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进行:第一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有“迁客骚人、古仁人、滕子京、我”;第二步,这些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人生境界或人生态度?有“以物喜,以己悲”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只有“忧”的,忧国忧民,有“先忧后乐”的,有积极入世的情怀的。通过这样的一些步骤,学生就可以进入到理解人物精神情操的层面上去,他们的思维也就逐渐深入了。 采用板块式的学习方法,在我们古诗文中根据不同的文章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今天董老师呈现给我们的这种板块的意识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思考。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