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扁鹊治病》评课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感触颇深,我觉得这节课目标明确,板块较清晰,重难点突出,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整个课堂很扎实、很真实,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 导入设计暗藏玄机 王老师今天这节课的导入设计看似简单,但在我看来却似颇有自己的想法的。王老师通过“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问题,让学生不仅去回顾自己所知道的寓言故事,更是加深了难度,让学生去讲其中的道理,这对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暗示,为所学的寓言故事,要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都应该有他自己的寓意。 二、 注重学生自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整节课,王老师都提倡让学生自学去习得知识,教师予以点拨。像课一开始,老师给学生出示的一段扁鹊的资料,老师没有自己去读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自己读短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为在无形当中就提升了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堂中,王老师以“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扁鹊、蔡桓公是怎样的人?”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学,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说的还是蛮好的,这有助于学生读懂文章,提升学生的感能力,使学生对人物有更的感悟。 三、 抓切入点,从人物的角度解读文本,紧扣目标,揭示寓意。 本教材的主编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王老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这篇比较简单的寓言故事,王老师对课文大致梳理之后,较好地抓住了扁鹊、蔡桓公这两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人物的语言,明白人物的想法,从而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王老师对蔡桓公在一板块处理得较为成功。通过师生对话、练读蔡桓公的话,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不知不觉使学生游历于文本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蔡桓公的性格特点,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神医扁鹊的话,你认为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几个孩子的发言都说出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学生对寓意已十分明了,揭示“防微杜渐”这个词已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 学以致用,从文本回归生活。 课本要回归生活,学生“学”,是为了“用”。把寓言所折射出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本节课中,王老师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对蔡桓公说••••••对扁鹊说••••••”让学生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看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与文本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为人处事的标尺,但是很可惜,这一环节,王老师只是把它当作课后作业,如能在课中抽一点时间让学生先说一说,我想,这个效果会更好。 课听下来,我觉得有处想与王老师探讨一下: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复述课文,我觉得,我们在课堂设计时是否更应该关注单元目标,渗透方法,为学生后面的复述埋下伏笔。比如说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关于病情加重和时间的一些关联词语,应带领学生进行整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复述。 2、问题的设计还有点散。最后表格的整理有点滞后。 这是我自己听课过后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