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隔数周,再次聆听刘老师执教的《雨霖铃》,很有收获。面对陌生的学生,刘老师不失从容,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呈现出一个本色的课堂。题为“献一计”,其实不过是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想法,仅供参考。 刘老师这节课包括吟诵、疏通、品读、迁移及拓展作业等环节,内容很丰富。但一节课毕竟时间有限,到底要引导学生把握哪些重要信息、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明确。建议刘老师可以适当简化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更紧凑、教学内容更明晰。 《雨霖铃》本身的阅读难度并不大,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情感及其表达的艺术。“疏通:披文入情”和“品读:涵咏体悟”其实都是对词句的具体理解和品味,不同层次、不同性情的学生关注的点往往有别,有疑问的词句往往也是值得玩味和咀嚼的地方。与其将疑难处和最打动心灵的词句分开提问思考,不如设计一个“寻找最伤情处”的主问题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师生共同挖掘、归纳出词作表情达意上的特点,再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在PPT中展示小结一下,就不必拘泥于板书了。 诗词作品需离不开诵读。“吟诵:因声求气”中刘老师安排了齐读、散读、个别读等的多种朗读形式,颇为充分,只是诵读的目的性有些模糊,未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否能将不同的朗读形式安排得分散一些、首尾呼应一下?每次读之前宜明确朗读的目的,比如第一次齐读感悟大意、第二次散读体会情感、请同学个别读比较优劣、充分讨论品味后再次齐读融入情境等等。诵读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手段,应更好地为理解服务。 杜诗关曲的“迁移”是刘老师设计上的一个亮点,穿插在“品读”环节中间似乎不是最恰当的;“拓展”环节中苏轼《江城子》的引入则很有新意。如果在充分品读《雨霖铃》后,通过杜诗关曲的比较进一步明确“生离”之作中柳词表达艺术的精妙——无声胜有声,再引入对“死别”之作的鉴赏,效果可能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