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微笑》一课 “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微笑》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西班牙民歌。在整篇诗的内容上浅显易懂,抓住了一个简单的表情——微笑。却向人们介绍了微笑最生动的感染力。 一、“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 有效的课前、课后参与,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阔空间,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更接近,令其鲜活、充满吸引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爱学语文。在本课教学活动中,余静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课前、课后参与的优势。对于“微笑”,虽然很平常,但很多孩子理解的很浅显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微笑的魅力随处可见。老师相机出现了日本保险业第一人“原一平”的故事,通过老师的娓娓描述,“微笑”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包容着孩子的情感的具象的事物。课文的朗读很自然的融入了孩子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余老师又提出:“你经常把微笑给别人吗?你曾感激地接受别人给你的微笑吗?”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提高情感的升华! 课文学完,余静老师并没有急于收兵。有句话说的好:“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深切的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那么,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感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创造者呢?于是,请学生融入自己的感受,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感受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写!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忙开了。 微笑是世界上一朵永远不会凋谢的花, 跌倒时,它给人阳光般的帮助; 迷失时,它给人波涛般的勇气; 失落时,它给人清风般的慰籍; 冲动时,它给人天空般的胸襟……
同学倍感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的魅力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正是丰富多彩的课后参与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潜力不断的得到激发,从而真正的会学语文、活学语文、乐学语文。
二、学习从模仿开始。
“不断开拓,集百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是PYP老师努力科研的方向。在PYP小学,无论是独立学科还是探究课程,大家走在努力地科学运用“inquiry”(探究)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余静老师善用在“POI”中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然在这节课中评价的运用未发挥出理想的状况,但学习从模仿开始,相信经过锤炼,一定会更加纯熟。
值得商榷的:
《微笑》一课文句十分优美,老师注重情感的升华。如果老师能带领学生继续深究文本中的词句,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更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