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听了三年级周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六个矮儿子》。这是一节当下我校正在开展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展示周活动的展示课,有人可能会说,展示课,只要作了课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可周老师展示的却是一节原原本本的常态课,没有多媒体,没有事前故作的作课。听完课后感到余味无穷,总有一种莫名的驱使,想听第二遍、第三遍……点开课堂实录,又美美的享受课堂精彩的瞬间。今天提笔,我不敢妄加点评,只想谈谈学习后的感受。周老师的课堂不仅在为学生今天负责,而且在为学生的明天负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我们暂且一同来分享几个精彩片段。 片段一:周老师开课时,用卡片出示一个甲骨文的(见下图例)字,甲骨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知者甚少。当时,我也感到漠然,不知周老师用意何在。周老师只言片语,引出唐朝“矮奴”,即抓住了题眼,又不失点睛之妙。教师围绕着课题“矮儿子”展开了一番初探的讨论,不仅达到了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文本的欲望,产生出对老人一家的担心。 片段二:教师在六个矮儿子中抓住大儿子如何克服自身的弱势,靠什么生活,寻求自身的幸福。教师采取“读——猜——找——品”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老大是如何生活的。俗话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学习其他五个儿子怎样生活,寻求自身的幸福便水到渠成。如果我们的教师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的基础上,还一味的去讲,就是侮辱我们学生的智商。新课改提倡,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也不用去讲,学生垫垫脚、跳一跳,就能学到的,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要讲的。周老师点到为止,让学生用四步的方法,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还不时留有学生自由的空间,寻找你们喜欢的儿子的生活方式去进行学习。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下学习,他们能不幸福吗? 片段三:学生通过四人一小组的合作探新学习,都争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同学们看,以求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夸奖。周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同学们一拥而上,拿出自己惟妙惟肖的小制作、色彩艳丽的水彩画、发出百灵鸟的声音围在周老师身边竞相展示。看到此情此景,我们不为周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感动吗?新课改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限放大展示的功能都不为过。 写到这里,我想用泰戈尔的话作为我的结语,“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去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我知道,在这个实际世界上,鞋子是要穿的,道路是要铺设的,车子是要使用的。然而,在孩子受教育时期,难道不应该让他们懂得,世界并非是客厅,而是一个诸如自然的东西,而他们的肢体之所以被造的如此的美妙,正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应。”老师们,我们看到这些,是不是应该放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作为老师,我们要考虑的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如何创造更好的条件满足学生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