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诗词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呢?下面我们结合《如梦令》这一课谈谈如何体会古诗词的情感美。 我觉得读古诗词应该品词析句、诵读悟情,读出情韵。古诗词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读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旋律。怎样读,才能激活语言文字背后的隐性内涵,才能读出情,读出味。所以我在执教《如梦令》时,始终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深入学习阶段,还得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揣摩重点词句,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诵读。学完全词后,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再次感悟诗情。总之,整首词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 教学中,陈老师紧扣“沉醉”,启发想像:“沉醉”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沉醉”?除了喝酒,还有什么令她“沉醉”? “沉醉”后带来什么后果?齐读体会“沉醉”。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此时,老师运以读代讲的魅力,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这词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吟诵诗词中,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美熏陶感染。 品读古诗词的情感美还应该:读词想画,启发想象,理解词意的方法。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叶圣陶也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因此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词中画面,让学生“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从而理解词意,感悟词情,已成为诗词教学一个重要规律。 陈老师执教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时,让学生读词,想象画面。让学生分别选择“误入”和“争渡”两个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文字描绘出其中的画面。在交流中,由于教师引导的妙趣横生,学生加深了对词的感悟,深入的理解了文本。 所以说,对古诗词教学,教师还是应引导学生把深厚、凝重的词意,通过想象成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化言为画、化虚为实。像这样紧扣词中语言,应用“读词想画,从画面中理解词意”的教法,打破逐字逐句的理解词意的传统方法,让学生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理解语言,学生对画面的生动描述,教师深情的配乐范读更把学生带进画面,入情入境。学生在美妙的想象中理解,在愉悦的交流中感受,词情画意在心中荡漾。 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文化底蕴也是一种好方法。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我们不能就古诗词教古诗词,教师要勇于把古诗词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词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词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所以,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我们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有的可以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有的可以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有的可以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对于本首词,建议老师选择同一词人(李清照)、同一词牌(如梦令)的组合,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