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课堂教学的深度与适度 ——评《放飞蜻蜓》 近日,学校的叶老师上了《放飞蜻蜓》一课。这堂课上,教师情绪饱满,教态亲切,语言有感染力、启发性、激励性。师生相互尊重,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感,能获得人文启迪和精神陶冶。在教材的拓展方面,教师能合理找到教材空白、延伸点,能力争、努力体现言语意识,积累意识。在课堂整合方面,教师有效运用课件,沟通文本与课外资料的联系,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教师能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比较容量比较大的问题,让学生从篇章来阅读,而不是牵着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阅读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完整、丰富。 同时,我也要提出我自己的几点建议。 1、 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材解读。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找到教材的“课眼”,即主题,并且有深入或独特的理解。那么,《放飞蜻蜓》这篇课文,我们该怎样正确解读,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人文价值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而今天叶小兰老师只是解读了一个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对蜻蜓的爱护;另一个方面,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平易近人,与孩子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这些方面,教者似乎没有过多地关注。当然后面的时间不够,已经临近下课了,但是从整堂课的时间、密度来看,教者对前者似乎花了更多的力气。其实,后者才是更为重要的呢。 2、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文字直白。课堂教学中第一板块,教者帮助学生积累成语、运用成语、教师提供了十六个成语,分别是描写荷叶、荷花、蜻蜓、和形容富于诗情画意的。这么多词语,学生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不妨这样设计:要求学生能否用上面的词语描述画面中的荷花或荷叶或蜻蜓,最后再请学生整合一下。而且这个过程应该由每个学生都练着说一说。 3、 第二板块师生都交流关于蜻蜓的课外搜集到的材料。这个想法很好,但要注意交流的时机和方法。因为捕捉倾听使每个孩子的天性,同时也是孩子的无知。不妨借助课文,把你当成陶行知,用通俗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其他知识;或者用“我是一只小蜻蜓,我……”这样来介绍,可以活化资料,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合、内化,而且可以增加课文的情趣。 4、 第三板块中,关于陶行知这个人物的形象,关于他的平民化教育,我认为应该渗透在前面对课文的理解、讲读中,而不要把它割裂开来。
也就是说教材的解读要准确、有深度。课堂教学设计要合理、巧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深入浅出,有效、有艺术性、有针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