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方式 立足有效 ——评老师执教的《人有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接触,刚刚学完汉语拼音,又要挑战新的任务: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写字。 在朱老师的课堂里,当然有很多好的、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不一一列举。主要想谈谈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中,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 让课堂充满智慧,让课堂灵动起来。 教学片断:[在课堂的后十分钟内,老师教学了生字“人”。] 首先,课件出示了一个“人”和“八”,让学生比较异同。然后,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人”字。反复强调“撇”,落笔要重,收笔要轻,“捺”落笔要轻,收笔要重。老师一句“会写人还要学会用人”,把教学拉入了下一个环节:组词、说话。课上除了大人、小人、工人之处,没什么词了,句子也干瘪瘪的。以致于后来孩子们组词、造句根本不分,老师也显得有些无耐且束手无策。 我的观点: 1、巧妙利用现场资源拓宽孩子思维。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组词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这需要老师的智慧引导。如果是我,课上我会这样引导孩子: 师:同学们,谁能用“人”说个词?如老师是“大人”,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是“小人”(老师语气强调突出“大人”),接着问爷爷呢?是大人,可爷爷年纪比老师大多了,也可以称为“老人”。然后,沿着年龄这个话题,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也出来了。 师:“同学们,老师是女人”,(语调突出“女人”)孩子们自然能从性别上分出“男人”;工厂里做工的人叫——孩子们很快会说出“工人”;我们是“中国人”,我想很快就会有“外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等词语的出现。我们的家在滨海,也可以说我们是滨海人,想必有些孩子能说出其它的地方。我们是一(8)班学生,我们是“主人”,听课的老师是——“客人”……今天,教室里的人真多呀,什么时候比现在还多?此时,老师再有机地渗透说话练习。做操时操场上的人更多!超市里的人真多呀,付钱的人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放学时,校门口人真多呀,我都快挤不出去了。象这样循序渐进,长期训练,孩子们的收获会很大,激活孩子们的原有知识积累,构建新的知识。让他们乐于探索新知识。 2、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这一节课,老师没能让孩子们动笔写字,我认为是一种缺憾。老师在费力地讲落笔、起笔的轻重,却不让学生去感受、练习,想必效果不会太好。“ノ” “ ”的书写,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如何写出捺脚,把这个“人”字写稳、写美,在间架结构上,老师交待甚少,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而且要把写字工作抓实。我提供“四动”课堂: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书写,动脑思考。让文中的这句“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变成我们有效教学的实际行动。 二、关注学生状态,调整学习情绪。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投入程度,提高学生参与度,这是有效课堂的关键点。从心理学角度看,七、八岁孩子的注意持久力很短,要求老师不断地组织教学,刺激、引导他们的注意力。本节课上,老师激励的语言还显不足,有很多孩子没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以上文字,只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略显粗浅,有些不成熟,只是想通过交流,让我们的业务和能力共同提高,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我们的课堂气氛充满诗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