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老师的《枫桥夜泊》,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因为整堂课始终弥漫着一种文化的氛围,彰显着一种文化的力量.他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靠耳提面授,靠的是一种浸染,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一节语文课让人从其过程中感受到诗一般的美好,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1,和谐的师生关系 王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聊天,谈心,又似乎是两位贤士在说古论今,师与生间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没有我教你学的感觉.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似乎是完成了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音韵浓郁,古朴,节奏舒缓,让人感觉舒服又不失典雅.王老师提倡的诗意语文到底是什么,我说不清,但我能感受到这节《枫桥夜泊》就是诗意般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在咏诵一首轻松,悠扬的诗.充分体现出美好,舒缓,和谐. 2,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首《枫桥夜泊》,从题目到作者到诗文,仅34个字,但通过王老师的一番教学,它变成了340个字甚至3400个字都难以形容其情感的而感动世间的东西.上完课,我怎么也无法承认,这节课学生和王老师一起就学了一首诗吗 在整个教学过程,就寒山寺,钟声涉及了当代流行歌曲陈小奇的《涛声依旧》,清朝王世贞的《雨夜题寒山寺》,明朝高启的《泊枫桥》,宋朝陆游的《宿枫桥》历经1200多年的历程,如果教师没有丰厚的文学内涵,怎么能因一首诗而贯穿起1200多年的诗文呢 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提到"月"老师又引导学生自古至今很多诗人都以月寄托情感.马上学生想到自己熟知的相关"月"的诗句.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教学了诗的内涵,同时还教学了诗文的外延,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以点带面的高度,学生学习的内容可就大大丰富了.教师在这一堂课上教懂了一首诗但他更教会了学生理解知识间的联系,知识间的作用,以及人世间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共通情感——热爱.简单一首诗教师既教学出诗文的厚度,同时又教学出诗文的广度,足可见教育者的文学素养,文化底蕴之深厚. 3,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古诗的理解很大程度都来自读,读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觉,古诗自然还要有古人的感觉.现在的学生读古诗哪里能找到这种感觉.教师自然要教了,"古诗应该这样读……".但是王老师的《枫桥夜泊》,教学中安排了很多读,他没有一次说,"你们应该这样读……". 自由读,指名读.当学生读的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时,他强调:"慢,再慢点,想象着古人怎么读."分读.题目,诗人,后三个字,师读;诗句的前四个字,生读.诗文的韵味重点就在诗句的后三个字,老师读出了它的味道.反过来分读.诗句的后三个字生读,其他师读,学生自然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后三个字读出古诗的韵味.学生再一次自由读. 由此我发现学生学习是需要老师教,但怎么教,学生怎样才愿意学,是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的.王老师没有强势的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必须怎样做,而是示范出来,引导学生向我这样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