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了李礼老师的《和时间赛跑》这堂课,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在教学中,李老师以朗读为主要方法,并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质疑、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李老师根据不同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积累了这些格言和好词佳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这节课要结束时,老师出示关于时间的格言让学生朗读并记住,要求在生活中还要多去收集积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在教学内容上不局限于文本的范围,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对待时间的态度。最后以课文中的一个重点语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去激励学生和时间赛跑,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收获。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老师导得太多,学生自主探讨的空间较少。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只需起到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牵强附会的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案预设来完成教学任务,更多的是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堂课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时间太少了,教师还是没有很好的放开让学生自己交流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李老师在让学生探究理解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理解时间的珍贵。比如:(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后的兴奋和喜悦。抓住重点语句的朗读,使学生明白了不珍惜时间就不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奠定了基础。通过品味词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 也让学生明白了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另外,教师的板书工整,脉络清晰。板书直观形象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过程,说明了时间是因为一去不复返而显得宝贵;是因为宝贵,所以要珍惜时间,要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脉络清晰,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但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因此课堂中给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汇报的时间不够,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向国庆老师:一是我认为这节课联系生活体验,突破了难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这个概念很抽象,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物或现象说明了“时间一去不回”? 生1:我看到小草,它们长得很慢,或许明天再也不是今天的小草了。 生2:我看到小树苗,或许明天它再也不是今天的小树了。 教师让学生列举“你有没有和时间赛跑的例子?” 生1:妈妈让我提前做完暑假作业后,我又做了很多卷子。 生2:及时把茶卖掉了。 孩子们大量的实例让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语文即生活,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来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时间观念化为具体,化难为易,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是过渡的语言比较自然,每个环节衔接紧密。拓展延伸中选取的例子不错,但由老师一一讲解还不如让学生说说他们怎么和时间赛跑?也许学生的体验更深,效果更好。 三是注重朗读训练。有挑战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而且老师也注重了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读出悲伤的、高兴的语气。如果老师自己能够入情入境,那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就能水到渠成了。 四是我认为评价的语言比较单一。老师在学生回答后,几次评价:“你答对了”“你的回答是正确的”。我建议老师评价的语言还可以多样化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