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评《常见的数量关系》 听完姚老师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觉得本堂课上地很真实,一点都不做作,学生在这节课中积极思考,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浓厚,很好地掌握了新知识。同时,又不乏新课标理念,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在这节课中,姚老师不仅重视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掌握,并能运用数量关系来解题。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运用的过程掌握新知,运用新知。 2、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姚老师创设了买东西等多个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发现新知。让学生感受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学到好多的课外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新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本堂课新知识的探索中,姚老师创设了到超市卖东西这样一个情境:提供给学生篮球、铅笔、鱼、泥娃娃等商品的单价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定的商品,并计算出总价。这样的形式,学生反应很积极,参与度很高,然后通过简单的交流、讨论,很容易就得出了单价×数量=总价。然后姚老师又让学生编写生活实际中符合这个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利用刚才得出的数量关系来解答。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4、练习设计合时、合理。合时,姚老师在学生发现一个数量关系后,马上进行相应练习,比如学生得出单价×数量=总价后,要求学生对公式进行变形,并编写相应的应用题等。这样既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掌握,又能及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合理,姚老 师设计的练习由填空、找数量关系、解应用题、到补充条件或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 另外,个人觉得还有些地方值得探讨: 1、教学资源的利用——课本。新课标指出,课本是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要时刻为学生开好这扇窗。个人认为本节课应该在得出数量关系后,应该给学生一定时间自学课本,并把变形后的数量关系补充在课本上。这样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也许是时间比较紧张,在练习题出示后,姚老师就直接让学生举手回答,好像不是很合理,练习应该面向全体,应该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再来讨论交流,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