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注学习起点,有效迁移旧知 评《大数的认识(二)》一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申、综合。旧知与新知的过渡,就是从旧的知识出发,通过学习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解决新的问题,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是刘老师在教学《大数的认识(二)》一课的亮点。 一、扎实复习,以旧引新 学生在《大数的认识(一)》中学习的数位顺序表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课始,刘老师首先通过两个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呢?看是平常的两个问题,唤起了不同层次学生储藏在脑海中的旧知,同学们认真回忆,相互补充,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再现旧知。其次,通过两道有关“大数的组成”的填空题,复习了我国的“四位分级”的计数方法,通过此环节的有效针对性复习,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而且为新授课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平稳的台阶,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有重大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有效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情境,每一步、每一环节教师都舍不得放手,一直领着学生做,学生累你也累,放手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己做,何乐而不为呢?本课初探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读出:1381、9000两个数,在将这两个数“合成”一个大数:13819000,引导学生尝试读,尝试表达自己的读法。这样旧知的迁移非常有效,但毕竟是新知,大部分学生对大数的读法、关键处还非常模糊。一些规定性的概念,老师没有采取自己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放手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同伴交流-----尝试练习-----集体反馈,教学中很好地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三、值得商榷之处: 在以上环节中,教师的设计很好,但在反馈中有欠缺,我们不能认为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就已掌握了,我们还应关注一些后进生,尤其是大数中“0”的读法,在反馈中,我们应结合具体事例可采用“一题多变”(如:39004500、30904500、30094050等)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书13页“读数方法”这段话的含义。从而更好突破大数中“0的读法”这一难点,教师也不需要在巩固练习中多讲解,而是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更多地让学生去互相提醒、互相评价对错。我想象课堂的后半部分可能会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