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历史视角看时政》评课稿 一直以来很怕上时政热点课,除了没有教材,教参,没有成功的课例可以借鉴外,它主要难在以下两点: 一、把握不好度。像今天的两块内容:中日关系、中美关系,背景材料、相关热点很多。比如中日关系中钓鱼岛事件、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甲午战争120周年等,假如教师一一罗列每一热点,可能整堂课就变成了新闻30分,从而失去时政热点课的最终目的。因为时政热点学习肯定是为了拓展、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服务的,必须跟考点紧密结合。但假如过分突出考点,比如今天的两堂课,可以结合的考点涉及地理、政治、历史,内容很多,面面俱到,很容易使课堂失去政热点课的味道,变成我们常说的“炒冷饭”。而今天的两位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度”。首先都紧扣主题:从历史的角度看时政,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里,充分挖掘热点背后与考点结合的历史内容,紧凑又有效。其次两位老师都很好地对时政背景材料做了整理,既把它作为导入揭示课题,又把它作为材料分析题中的背景材料呈现,没有泛泛而谈。如陈老师在讲中日关系时,用一组新闻呈现5个热点,让学生思考新闻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这5个热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日关系:有古代的友好交往,近代中日之间的两次战争。可见,陈老师热点材料选取非常到位,表达十分简洁,与考点的结合高度密切,利用率又很高,在比较近代两次战争时又有效结合了这几个热点,充分凸显了时政热点课的味道。 二、容易走教师唱独角戏的路。上时政热点课时总有个心理定位,觉得学生不会懂很多,难以参与到我的课堂中来,他们只要认真听就行。所以往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听,教师很累,学生很烦。但今天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时政热点课,他们的课,特别是李娜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为中心”顾名思义: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学是中心,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李娜老师的课很好地诠释了这两点。 1、学为中心。李老师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紧紧围绕着三个方面:(1)学习目标源于学生。整堂课听下来,我觉得李老师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结合考点梳理中美关系;通过图片、材料分析,提高学生读题能力、分析能力等,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是从九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的,讲授的都是学生共同的疑难点。(2)教学安排为了学生。李老师首先从初中生喜欢直观教学的实际出发,在引入及后面的教学中采用大量的图片代替文字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看时政、评时政的能力。教学设计中涉及的练习部分更是具有针对性,切实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解决学生实际难题。(3)问题解决依靠学生。无论是预习中让学生自主梳理与美国历史有关的考点,重点牵涉中美关系的考点,要求学生从考点中发现中美之间在历史上有合作也有争端、分歧,还是寻同环节中让学生说出与图片有关的历史事件和性质,并能发现几者之间的共同之处问题的解决,找异环节中自主探寻史实,明白对抗与合作的结果告诉我们的道理,求同存异中材料分析题的解答,都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和主动构建中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所以在这堂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与课堂效果。 2、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1)教学的步骤是教师设计的。寻同——找异——求同存异,整堂课李老师承转过度都相当自然,带领学生紧紧围绕这条线索展开学习,避免跑题或无所事事。(2)启发、引导是由教师把握的。比如做材料分析题时,教师学法的指导:找关键词、断句、答题角度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3)欠缺的知识由教师补充,如“如何做此类分析题”归纳等都是由李老师补充完整的。教师的这些行为并非越粗代庖,而是为了学生的学提供服务于帮助的,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 陈老师的课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他在讲述近代中日之间两次战争时,先出示一组词,让学生补充使这组词更完整,再分类。陈老师没有用一张简单的表格呈现,而是一步步引导“再加一个词,为什么加它”,直至最后让学生把烦乱的历史事件串起来。这不是为难学生,陈老师是用这个方式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感度,让学生学会自主整理历史事件。这种教学安排有意外,有难度,但多加练习,效果肯定也是意外的。 总之,这是两堂非常有价值的课,值得我们去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