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崇老师与杜老师的关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教学设计我已经看完了,课件正在下载中。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课就是这样炼成的!自忖崇老师与杜老师在这节课上肯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李老师与张老师的作业是评课,怎么说呢……,我这个末学后进只有诚惶诚恐学习的份儿,“评”谈不上,也不敢当,一点草茅之思,姑妄言之,各位老师姑妄听之吧。 优点:在三维目标这一方面两位老师都紧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说都制定地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只不过似乎在情感目标上杜老师发挥的更多一些。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杜老师的三维目标的。还是我的那个观点,应该充分发挥历史这门厚重的人文学科的德育教化功用——育人,培育对现实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有促进推动作用的人。所以,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上我还是倾向于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侧重的。在重难点上两位老师都把握的很准,这里就不再议了。在课程导入至整个教学过程上,崇老师的导入直观传统,整个教学策略思路非常清晰,我认为学生学完了这一课肯定也会感觉很清晰,很清爽。这种驭繁于简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不是在深刻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是做不到的。相比而言,杜老师的设计无论从导入上还是具体过程中都比较灵活一些,新颖一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两位老师虽然教学设计不尽相同,教学策略各有特点,但殊途同归。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是共通的。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都不遗余力,或者说他们的教学精神是一致的。 启发:很多。第一感触就是一节历史课并不能也不是随随便便上的。之所以说不能是因为历史课以其包罗万象和厚重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不能草草了之;之所以说不能是因为一节好课需要课前大量艰辛的准备,不进行充分的设计就上课显然是不行的。说的浅一点这就是渎职,说的严重一些这是犯罪,对教师职业的渎职,对学生社会的犯罪。第二就是课前要准备整合大量的资料,把自己的这一桶水装满装足,才能做到上课时有恃无恐,游刃有余。第三就是采用多种不同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这一节课的结束,课堂目标的顺利达成。两位老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很多教学策略,也调动了大量的教学资料,使整个课堂显得很充实,鲜活。第四就是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忘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终极目的。两位老师都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向这一点上侧重,我很有同感。 不足:一孔之见。崇老师的课与杜老师的设计相比,显得呆板一些;杜老师与崇老师的设计相比,实施起来比较复杂一些,不过鲜活一些。 改进建议:最好是相互取长补短。当然这是我随便说说。因为我知道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很高了。我们总不能求全责备吧。 好了,一点草茅之思,一孔之见,末学后进诚惶诚恐的评价两位前辈的教学设计,有不当之处,还请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