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沸腾》评课稿 听了陈老师的这堂课后,我们认为这堂课的精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简单,但效果极佳。教师先通过知识的回顾,引出了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以“烧开水”导入新课,不管对于烧过还是没有烧过水的同学来说,这件事并不陌生,但这看似简单的“烧水”里却包含着很多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教师以这种简单的生活现象为引领,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产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欲望。 2.学生动手实验激活课堂教学。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比较喜欢教师自己讲,这样学生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针对初中的学生,更多的要接触理性的东西,并且在感性和理性的基础上,对知识有一种提炼和提升。在这堂课中,陈建绿老师设计了学生动手去做水沸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利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曲线图,通过多种方式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更多的时候不敢或者说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因为我们更担心40分钟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担心课堂秩序混乱,担心课堂华而不实,看似热闹,其实学生收获很少。但是合理的组织课堂实验,也会去的不错的效果。 3.注重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了这一节课的内容后,学生利用沸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一些问题,比如用纸锅如何烧豆腐,既有趣味性,又有生活性,让知识得到了很好应用。这也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相通性。 但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有以下两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如何合理的安排实验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加热水达到沸腾,并且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把测量的数据进行制图分析,得出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除了观察温度变化,还需要观察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