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阳光的传播》评课稿 美妙的光线,奇妙的实验,巧妙的设计,把我们带入到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境界中,这四十五分钟,我们融入其中,师生一起经历这一场探索,我想收获不少的绝不只是这四十多位学生,在座的各位老师是否也深感受益匪浅呢? 美哉,《阳光的传播》! 这一切美好的感觉源自陈老师不慌不忙、充满亲和力、体现科学严密性的语言;也源自陈老师讲究色彩搭配、注重呈现秩序的幻灯片;也源自极其自然顺畅的各环节的衔接;但我相信,这一切美好的感觉更多源自陈老师精美绝伦的实验。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刚才带给我们震憾的实验吧。 所设实验的第一特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学当然也不是传递知识,教师不止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学生面对新情景、新问题、新信息,来自主处理新信息,解释新问题,从而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让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得到重组或改造,其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故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什么,因为知识的情感是不能传递的,只有在感受和体验中建立。光在空气、水、玻璃中沿直线传播,学生体验到了,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学生也感受到了,那束弯曲的梦幻般的幽绿的光给了学生深刻的体验,那一声“哇”,让我们知道,这一拨学生是幸运的,他们怎么都不会忘了这美妙的弯曲的光线,因为生活中是找不到的、看不到的。圆形光斑的探究活动更是给了学生充分去感受、体验的机会,最后用圆形灯管做小孔成像实验也是给了学生震撼的。在体验中建构的知识是清晰的,更是深刻的。 所设实验的第二特征:所设实验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过程。新课程理念中,轰轰烈烈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下,有许多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可在这活动中,又有多少老师关注过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陈老师做到了,他时刻关注、了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提示、点拨、帮助等,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例如:“光的传播”教学过程中,他先是经过演示建立了“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概念;再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帮助学生建立“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概念;然后提出:光在真空中能够传播吗?有什么证据?让学生来寻找原有的知识:太阳光是经过真空境界到达地球的,科学家已经证明“光在真空中也沿直线传播”;最后提出:同种介质若不均匀光还沿直线传播吗?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遇不到这种场景,此时学生的思维是产生了冲击的,在这种迫切需要下,老师演示光在水和海玻溶液中的混合液中发生了弯曲,让学生见到了这个“奇观”,原有“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产生了动摇,于是迫切需要修正已有的经验系统,此时,老师将介质搅拌均匀,光线又变成直线传播了!在惊讶中,学生把正确的知识建构起来了,非常的深刻,非常的清晰:“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只是这个环节如此,“小孔成像”学生活动与演示均如此,整个活动的设计遵循认知的发展规律,不止让学生获得知识,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所设实验的第三特征:注重细节的处理,恰到好处。上午我们刚一起听完陈胜刚老师《从细节上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的报告,下午陈庆旦老师的《阳光的传播》就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科学思想: 1、 所有演示光线传播的实验装置后面都设置全黑的挡板,起反衬作用; 2、 学生活动中,先给出事先挖好各种形状大孔的黑纸板,然后在学生的迷惘中提示学生用另一块黑纸板遮挡大孔以形成小孔; 3、 本节课最让人震憾的“海玻溶液加入水中使光线由直慢慢变弯”的演示实验,一定是陈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次失败的实验后才得以成功的,可见其用心良苦; 4、 固定激光笔(光源)的小架子,使演示教师的双手得以解放,同时,也避免了入射光线原位置的改变; 5、 旋转的小桌子,是来自大圆餐桌的,这桌子一使用,使实验的过程变得很轻松,很醒目; 6、 小孔成像的圆形光源,遮光位置,等等…… 细节造就美!细节体现美!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无论是从实验的设计还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都非常成功。但我们的教学不可能十全十美,可这不能阻拦我们对完美课堂的追求,我们总希望自己的课能趋于完美,或者说更加精致,为了让我们的教学更精彩,我想把课堂中的这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各位一起探讨: 1、 在“光在不均匀介质的传播”的演示中,最后的光点没有回到原点,陈老师解释为“未搅拌均匀”,我想,再搅拌、再均匀,那光点恐怕是回不到原点了,因为已经不是水了,折射率已经发生改变; 2、 220v电压下发光的灯管能否用手直接拿起来展示?接通电源前展示不也可以吗?还有那事先的遮光布,是否可以先不遮光,给学生造成小孔成像性质判断的困惑后,再来不同位置遮光,看像的性质,效果是否更好? 3、 关于几张叶片交叠形成大孔后不能得到圆形光斑的解释图,太阳光射到这个“大孔”后,应该趋于平行了吧?我们如果在这儿这样交错画阳光,下次在凸透镜聚焦太阳光时怎么解释太阳到达地球的是平行光呢? 4、 本节课中,陈老师多次采用“是不是……?”等的判断式来让学生得出结论,为何不能让学生自己说出完整的结论呢?哪怕说错又何妨? 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永无止境的,祝愿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