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物体中有空气吗》 今天下午,很荣幸的聆听了由老师所执教的科学——《物体中有空气吗》一课,应该说感受颇深。虽说自己对于科学课也算是个门外汉,但在整个听课过程中能感觉得出整堂课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探究的氛围很浓郁,看着他们那专注投入的神情,让人忍不住的在心底感慨科学课的魅力。下面就这节课谈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循序渐进,结论形成的自然。从一开始上课时的猜谜到后来的实验猜想,再到后来小组内动手实践并记录实验结果,每个环节都安排的很紧凑,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物体中有空气,这一结论,也不是学生单一被动地从老师那儿接受所得,而是通过自己实际的操作从而获得感受,认识并了解到,物体中有空气,并能通过一定方式去证实。 二、体现了学科教学的特点,符合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在认识“物体中是否有空气”这一环节时,韦老师设计了两张实验表格,表格一: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四样物品:海绵、粉笔、橡皮、玻璃球,让孩子用猜想的方式在实验前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设——有还是没有空气。表格二:针对四种物品,让孩子在表格里填出实验前、实验后物体前后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巧妙地引导孩子有序地进行猜想,验证和记录,有效地促进了孩子探究事物的欲望以及学会运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师能以孩子为主,尊重孩子的思维,尊重孩子的发现,能以一位师者和朋友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给予他们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敢说、敢做,并且认真做,投入做。 感觉困惑的地方: 1、孩子对于将物体投入水中,观察其是否有气泡来冒出来验证物体内部存在空气的方法,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知道这个原理,还是因为老师为他们每组都准备了一大杯水的缘故? 2、是否每个物体内部都存在空气?玻璃球内部有空气吗?验证不出的话,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我们该怎样把握这个度? 3、科学是一种定论,还是一种无限未来的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