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尊敬的各位评审,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本单元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点,传统文化有历史遗传性、发展变异性,又有现实性,所以考试命题可以考查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查某种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方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本课属于历史重大变化的交叉点,所以,对于以前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符合时代的新的发展。 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潜滋暗长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封建社会的内部格局及利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中国封建制度迅速进入了一个“天崩地裂的社会转型时期。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 明清之际还是思想家自觉对秦汉以来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批判的时代 一、说教材 1.整体感知 明清两朝,伴随着旧制度的衰落,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界敏感的被反映。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心的潮流,是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本课教材通过清晰的线索和明确的结构,叙述了这样的史实。时代特点处于矛盾时期,地位比较特殊,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共同学习中,除了和学生共同挖掘知识外,还有很多值得继承和肯定的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益处。 2.教学目标 ⑴夯实基础,高筑楼房 识记李贽的“将矛头指向封建礼教,正统思想”、黄宗羲的“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和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并结合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分析这些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 ⑵耗材配置,浇筑方式 通过课前导学案的预习,让学生自主掌握四位思想家的思想,课上教师运用比较法和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难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⑶工程竣工,感情升华 通过对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世界前列,不畏强暴,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责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通过对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想的学习,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二、说学生 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八步课堂的教育方法以及电教化多媒体的手段等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和初中相比,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质的飞跃,但是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所以教师仍需深入浅出采取生动的方法,例如图片视频的展示、历史小故事、角色扮演等,配合八步教学,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三、说课堂结构 1.课标再现 在课前让学生在黑板一侧罗列所授课的课标,让学生再次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2.教学过程 ⑴课堂导入(学生角色扮演,可以有旁白予以解说)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政治腐败;社会拜金风气盛行),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商品经济发展)。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西方文化传入,开阔眼界)。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因循守旧,束缚思想),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 提出问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小组讨论: 分组展示: 点拨拓展: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分组展示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中去,提高其学习兴趣。而教师在进行点拨和拓展,使学生对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关系有一个纵向的认识,这样可以轻松的解决本课的第一个难点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析解读能力。当然,小组讨论和分组展示依据时间而定。 ⑵用史实证明“活跃”,及文化现象在哪些方面冲击了传统儒学。 提出问题: 李贽生活经历或性格特征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具体主张 具体影响 对理学的批判 小组讨论: 分组展示: 点拨拓展: 此表格和相应的历史材料在导学案中, 学生预习时能够独立分析 材料完成一部分。而在课上小组讨论时,可以进一步扩展。教师再进行点拨和总结,在多媒体课件中相应的给学生以生动的方式知识的补充,包括图文或者视频素材。时间允许的基础上扩充一些阅读分析史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料的方法。 ⑶回顾历史,立足今天。 提出问题: ①新时期儒家思想的共同影响。 ②和西欧启蒙运动相比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 分组展示: 点拨拓展: 学习历史,是为了铭记过去,但是更主要的为今天而服务。学生会轻松的将课文中的影响回答出,但是应该进一步展开问题,对今天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有什么启示,教师应该醍醐灌顶。 ⑷达标测试 主要是选择题。学生分组说出答案,有问题的再进行讲解。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相应的予以补充和说明。 ⑸单元整合 学生和教师一起简单而要的回顾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即儒家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地位的演变。 ⑹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本课的知识结构在黑板上以板书的方式展示,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另外,对于自己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有什么反思也会在时间允许的状况下让学生展示,以便互相学习。 以上即简单的课堂知识结构,总体而言,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历史的枯燥乏味,让学生融于课堂,融于历史。教师作为辅体,而要掌握好自己的作用。包括学生讨论的度、知识的点拨和升华、适当的总结、课堂的控制等等。 四、说板书 本课知识结构比较清晰,所以在学生展示的时候,只要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形象直观即可。 以上便是我的教学设计,请各位评为多多批评和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