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事《小猴的出租车》讲述了一辆常见的出租车,小猴发挥聪明才智,变成了能满足特殊乘客不同需求的神奇车辆,。这个故事的价值在于让孩子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了别人,被帮助的人快乐,自己也快乐,这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启示和教育作用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猴出租车的“神奇”。 ⒉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合理想象小动物乘出租车的方法,并大胆表达。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理解故事中小猴的出租车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而变化的过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难点是最后的创编环节,根据最后出示的三种小动物的特点为小猴想办法,也就是帮出租车设计更多的功能。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在环节设计上我是这样考虑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理解故事环节、创编环节。 第一个是导入环节,在这里,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首先出示小猴和出租车,引起幼儿对出租车的兴趣,在了解出租车用途的基础上,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辆普通的出租车,是一辆经过改造的、有着神奇本领的出租车,引发孩子们的兴趣,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接着进入本次活动的理解故事环节,这也是活动的重难点所在。分为两个小环节。 第一小环节:让幼儿理解小猴是按照小动物的特征改造出租车的,这一段故事采取了完整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倾听的基础上,再通过观察、讲述小熊乘出租车的过程。这个环节是解决重点的切入口。教师讲完故事后,通过“小猴遇到的第一个客人是谁?小熊刚开始愿意坐小猴子的出租车吗?他是怎么对小猴说的?”这几个问题让幼儿再次感受、体验小熊因为自身的特征而对乘车有着一定的担心。这里请幼儿重点学习说小熊拒绝的话,为后面的创编做好准备。接着教师操作、变化车辆,让幼儿再一次观察并讲述小猴出租车的变化,小熊的感受等等。孩子们在领略出租车的“本领“同时,初步感受小猴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 第二小环节:蛋宝宝乘出租车。这一段的故事情节和第一段是类似的,为了在形式上更为丰富,我这里采取了先猜后讲的教学方法。先告诉幼儿蛋宝宝想乘车但有点害怕,让幼儿想一想蛋宝宝想乘车又为什么有点害怕?这其实也是在交流中了解蛋宝宝易滚、易碎的特点。接着,让孩子们运用自身经验,帮小猴想办法,在此基础上,操作图片,揭晓答案,幼儿观察讲述,促进幼儿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最后是创编环节,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帮小猴子想办法。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我在这个环节选取了小刺猬、鱼、长颈鹿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动物。这里的创编有两个内容:说出小动物的特征、想出解决乘出租车的办法,一个内容是从小动物出发的,一个是以小猴的角度去说的,如果都让幼儿说,对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所以我把这个难点进行了处理:先集体交流这三种小动物的特征,它们在乘出租车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把问题“公开化”,让幼儿根据已经知道的问题去想办法。最后的交流我运用了自由交流、集体交流两种形式。 在交流的过程,请幼儿自选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由于有了前面看、听、说作为铺垫,所以幼儿在与教师共同创编故事时应该是比较顺利的。 在最后的结束部分:“那么多不方便乘车的小动物得到了小猴的帮助,他们心情怎么样?小猴又有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小猴吗?有了困难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总能解决困难的”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原来自己想办法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将故事的主题进一步升华。 本次的活动的一个小亮点是我制作了一辆会“变化”的出租车,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操作,可以更好的引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结束后,我对这个活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孩子们对于这个活动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当车辆发生变化时,他们很兴奋,能马上观察到。孩子们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续编环节,教师可以请部分幼儿上台表演,增强幼儿的参与感,效果可能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