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设计意图 音乐的方式开启幼儿智力的大门是一条捷径,音乐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明确提出 “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捏泥人》这个活动内容是根据《喜洋洋》的音乐用舞蹈来表现做泥人的过程。《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本次活动主要欣赏A段,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大班孩子,我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根据乐曲来丰富捏泥人的动作(团、搓、压、捏、刻)。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二、说目标与准备以及重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特制定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团、搓、压、捏、刻泥人的动作,感受A断乐曲的欢快。 2.通过倾听音乐和观察教师的表演学习游戏的玩法;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任务,体验游戏的快乐。 本活动目标把幼儿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儿的感受和选择,让幼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为了完成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学看图谱的基础上进行捏泥人舞蹈练习,掌握捏泥人的五个动作(团、捏、搓、压、刻),培养幼儿在乐曲中的表现力。难点是通过倾听音乐和观察教师的表演学习游戏的玩法;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还能合作完成游戏任务。 为解决活动的重点、难点,我在课前作了以下准备:《喜洋洋》的音乐、图谱。 三、说过程及指导策略 整个活动由九个大环节组成:其中第一、第二环节都是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欢快。三、四、五、六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用舞蹈来表现捏泥人的动作以及泥块的动作。七、八、九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幼之间,师幼之间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说说小环节 (一)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1.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想干什么? 幼儿一般会觉得这个曲子很欢快,很喜庆等。 2.教师小结:这首曲子是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曲子叫作《喜洋洋》。 (二)再次完整欣赏音乐两遍 1.展示图谱,播放曲子。 ①图片上有什么?(丝带,鼓) ②根据图谱欣赏音乐。幼儿自然而然的跟着音乐会做拍手等相关的动作。 2.倾听音乐,并根据图谱示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①教师直接引出丝带那里用什么动作比较合适,根据音乐做一遍。 ②除了这个动作还有什么其他的动作,让幼儿再次跟着音乐做一遍。 (三)欣赏教师的配乐捏泥人舞蹈,请配班老师配合当泥块让幼儿观看捏泥人的整个过程 然后提问:1.捏泥人的时候要先做什么?在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丰富捏泥人的动词:团、搓、捏、刻) 2.先捏头,我们叫做团,团团团泥巴,捏捏捏身体,搓搓搓手臂,压压压脚,刻刻刻眼睛,刻刻刻嘴巴。这个环节主要丰富捏泥人的几个动作(团、搓、压、捏、刻) (四)接下来我就采用哼唱乐曲的形式加强捏泥人的动作。让幼儿完整的将动作连起来跟着教师表演捏泥人的动作。 (五)幼儿随教师配乐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 (六)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捏泥人的舞蹈,仔细观看泥人的动作。 这个环节我重点让幼儿观看泥块的表演,然后请幼儿说说泥块是怎么来表演的,一一分解动作练习。 (七)游戏:捏泥人。教师配乐捏泥人,全体幼儿学泥人动作。 接着就请幼儿来当泥块,我当捏泥人进行表演。 (八)幼儿两两合作游戏 。 1.要求:两个小朋友商量好,谁是捏泥人,谁是泥块,做成泥人的时候作造型,找个空地方表演。 2.交换角色表演 (九)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找个客人老师来表演,你与老师商量谁是捏泥人,谁是泥块? 四、目标的达成 这三个目标相互渗透的体现了知识、情感、技能三个层次。其中,目标一:是难点。让幼儿学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棵树,通过视觉、触觉等方法来感知树木的特点,使幼儿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 目标二:是重点。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通过怎样跟树交朋友、为树送朋友等,让幼儿懂得树不仅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我们不可离开的伙伴,我们应该要以朋友的目光去感受、如理解、去关心、去照顾树朋友。目标三:则体现了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中对环保意识培养的要求: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