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课 《同学们喜欢的运动》是围绕《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一年级第二学期》中《我们爱运动》这一单元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有涉及过“调查”这一领域。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亲历调查过程,初步了解小调查的基本步骤。 2、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了解同学们所喜欢的运动项目。 3、 加深对同学的了解,激发对运动的热爱。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通过亲历调查过程,初步了解小调查的基本步骤。难点:通过对数据的比较,能得出初步结论。 结合学生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力求教学方式的最优化。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二个环节:进入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这两个环节,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我通过两个问题的投入,使得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对某些运动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在交流中激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第二,通过情境的设计使得学生对“调查”产生一定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就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 第三个环节是探究与实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调查”是陌生的,是不了解的。如果没有一些明确的引导,我想当他们拿到这张调查表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无助、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兴趣将会降到最低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博士,通过小博士的示范,使学生明确了小调查的基本步骤,并在与小博士的互动中发现,调查的方法就是比较数字这个难点。小博士的示范,让学生对调查有个一个初步的概念,也让他们有了一个想尝试的念头。然后通过学生亲身经历这个调查过程,使得他们将原本是从小博士哪里学到的调查小步骤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就解决了我的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我在学生调查以前出示了我的“星星榜”, 这个“星星榜”会定格,它始终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既是孩子们操作过程中的要求,又是孩子们之后对小组评价的依据。在集体交流反馈中,这也是他们表达的拐杖。 那么,我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来突破的呢,一是靠小博士的引导(略),二是靠第四环节的学生交流。学生的发现也就来源于他们对记录下来的数据的对比,在对比中得出小组的结论。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可能会发现他们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的好方法,也可能会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那我就用副板书来提示学生。 作为一名探究老师,平时的常规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对本堂课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小结,也为下一节课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喜欢的运动不仅仅只局限于去了解,去调查,对学生所喜欢的运动进行探究将会是奇妙无穷的。 校领导希望我朝探究这门学科多发展,我很乐意!通过两个学期对两堂课的深度研磨,使我慢慢步入了“探究”之门。感谢王老师和中心组成员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我相信我的专业发展之路会在探究这门学科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