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气的压强 第二课时 新授课 这节课是中学高级教师徐老师上的一节新授课《大气的压强》第二课时。这节课里,“生活情境”和“解释”是两个关键词。“情境”有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教学中它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和催化剂。而“解释”是对实验现象,生活现象的思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课堂中多让学生现象背后的原因很有必要。但很多老师只有“解释”,没有生动有趣的情境,往往是让学生提不起兴趣的原因。徐老师这节课在情境和解释之间的配合上,做得很好。 徐老师先做一个演示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这个演示实验很有趣,现象很好玩。学生看得很开心,课堂气氛就点燃了。徐老师请多个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有学生说“蜡烛燃烧,氧气消耗了,瓶里气压减小,所以鸡蛋被大气压压进去了。”也有学生说“蜡烛熄灭后,里面气体冷却了,是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瓶里气体收缩,鸡蛋被吸进去了。”学生给出的观点不同,与知识的不足有关,以后会学到燃烧反应的方程式。徐老师带过不讲,总结出核心的观点“瓶内温度下降,气压也在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大气压就把鸡蛋压进去。”这个实验对深化学生对大气压的作用的认知和解释有帮助。 接着,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提问为什么水银会托起来?学生已经对大气压的作用有认识了。因此,得出大气压把水银托起来这个结论并不难。水银托起来的高度可以反映大气压的大小。于是,徐老师展示水银气压计中水银高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图,让学生通过图分析出结论——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并且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与此相关的经历。学生指出“爬山时感到胸闷”,“氢气球飞到高空会爆炸”等生活实例。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源于生活。从生活的实例反过来印证科学结论,能深入学生对科学结论的认识。同时,这也是科学结论要经历的种种过程,即得到事实地不断验证,从而证明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实验”到“结论”再到“生活”的教学策略值得学习。 在学习“天气与气压的关系”时,徐老师用新闻带入,取材生活,从新闻的文字里让学生找到天气与气压的关系,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从这出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这里涉及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低压气体为什么会上升;第二,气体上升会什么会成雨。解释这两个问题就能理解天气与气压的关系。这个问题很具有挑战性,在教学中采取何种形式让学生理解是值得考虑的。徐老师这里大胆地让学生去解释现在想来很有道理。第一的问题,气体上升可以用低压气体密度小去解释,这就把之前的知识应用起来了,体现了知识的迁移。第二个问题,气体会成雨与高空的温度低有关,这又直接与大气层中对流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了,也是知识的应用。这对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是很有帮助的。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知识,一方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建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 徐老师这节课的“情境”与“解释”的亮点很多,这是上好科学课要做的最基础的“功课”,也是最扎实的基本功,值得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