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昼夜交替的解释》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中的第三课《昼夜交替的解释》。 从教材编写来看是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设想各种引起昼夜现象的可能,从而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本课共有3个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其中科学探究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时如何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带进茫茫宇宙,激发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是本课的第一个整合点 一、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首先,我利用课件结合神舟七号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激起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强烈兴趣“想像这三位叔叔一样遨游太空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穿着太空服到宇宙空间去逛一逛。”接着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二、 大胆猜想,提出假设。 学生们围绕“地球和太阳之间怎样相互运动才使首都北京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这个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想,提出以下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三、 动手实验,积极探究。 针对这些假设学生们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进行模拟实验,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将形成昼夜交替现象不合理的假设一 一排除然而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这一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它们之间的“动感”,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形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形成了本课的第二个整合点。针对这一环节我演示了假设与事实不相符的课件: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放映课件)我对这一条不合理的假设进行了拓展引出了地心说告诉他们这种错误的学说影响后人长达一千多年之久。直到16世纪“日心说”才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正式提出。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为了加深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合理解释的理解,我又利用课件演示了正确的假设。 这样一来,学生如同置身在茫茫宇宙中,亲眼目睹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使他们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昼夜交替现象,理解得更清晰,更透彻,使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四、 全面总结,拓展延伸。 课的最后我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做了全面的总结,并以九大行星为例进行了拓展延伸“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太阳周围的行星有九颗,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但是有一些科学家,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对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进行了更精密的观察和研究,终于发现冥王星不属于行星,前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将冥王星排除,在太阳周围的行星由九颗减为了八颗。以此来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将来揭开宇宙空间中更多的秘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