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课 篆书与印章文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篆书的发展源流.熟悉并能够辨认占代篆书的主要风格种类及其代表性作品。认识印章文字与篆书的关系.了解印章文字在创作J立用中的灵活性与基本原则。 二、 本课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为篆书源流,概括介绍了汉字早期的发展,以及篆书书体的主要种类、风格与演变情况。 第二部分为印章文字与篆书,介绍了印章文字与篆书的关系,对于印章文字的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原则也作了概括分析。 三、重点和难点 对于学习篆刻来说,熟悉篆书的不同种类风格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了解篆书的结构规律与风格变化,才能比较正确地在篆刻创作中选择并运用篆字.或者对古今篆刻作品作出评价与鉴别。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该把对篆书基本特点的认识理解作为重点。 四 教学过程: [篆书] 篆的本意指器物边缘的条形花纹,有连续绵延之意。秦始皇废除六国文字命李斯等人根据原有的秦围字体改造攀理,颁布了一种新的标准字体,其点画延伸婉转,故名篆书,并将秦朝统一前的各种字体统称大篆,而将秦朝颁布的新字体称小篆。从汉代开始,通行体变为隶书、楷书,后人写篆书,都脱不出大篆、小篆这两个类别。 [简牍帛书] 简是用竹子或木头削成的细条,牍足较宽的薄小片,帛足丝织品的统称。住纸张被用作书写载体之前,简牍、丝帛是供书写的主要材料,因此,保存全今的春秋军汉代的墨迹,基本都 是写在简牍或丝帛上而的。 [鸟虫书]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长江流域各诸侯国的一种装饰性宁体。其特点是结构均衡整齐,字形修长,并且在笔画两端增加龙、风、鸟、虫、鱼等形象,主要使用在青铜器铭文中。到汉代则在印章中还有延续使用。 [碑额] 指碑刻卜端正中降起部分,通常刻有该碑的伞称。汉代盛行立碑之风,但碑文绝大多数用隶书书写,而碑额上的全称一般都用篆书题写。汉碑额题字风格多样,艺术价值很高,而且与汉印 文字有相通之处,体现了汉代篆书的成就水平。 [金石学]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身,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于北宋时期,到清朝达到繁荣时期。在金石学研究中,对铜器铭文和石刻文字的研究考证是一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与书法艺术有直接的联系。清代金石学的兴盛,带动了书法界重视和学习古代金石文字,使篆书和隶书两种书体的创作重新复兴,篆刻创作也由此达到繁荣。 目作品资料 甲骨文 指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ll世纪)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伞部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1899年秋.古文字学者王懿荣等人首先发现并确认甲骨文为中国古代文字,其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搜集。至今发现的总数已超过15万片,分别收藏于中酉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荷兰等国家.对甲骨及甲骨文的研究称为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科。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剑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经过研究,甲骨文的单手笔过4 500个,现在已经被辨认的有2 000字左右。 西周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因是为毛公所制作而得名。腹内有铭文32行共,199字。清代道光陕西岐山,现臧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铭文的内容是周王给毛公的一篇文诰,这篇铭文的书法结构严谨,布局工整,风格统一.。 战国 鸟虫书 春秋战国时期鸟虫书体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各诸侯围,其中以楚国器物最为普遍和具代表性。此图为楚国器物上的鸟虫书铭文,从字形安排处理到刻画制作都十分精巧,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秦诏版 秦始皇平定天下后,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并发布诏书明令天下。诏版即是刻有诏书的铜版,四角有圆孔,用于固定在权(秤砣)量(计算体积的容器)等器具上。其字虽然为小篆,但书写和刻画都比较随意,有参差错落的自然之趣。在陕西、山西、山东等地都曾有出土。 清邓石如篆书 邓石如(1743年一1805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安庆人。他是清代著名筻书法篆刻家.在篆、隶书体和篆刻上都具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极大。其篆书以秦代小篆为根基著虱合汉碑额的特点,强调了书写的流畅和体势的严谨,对清代篆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清 吴昌硕篆书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名俊卿,字昌硕,号苦铁、缶庐,浙江安吉人:他是近代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和篆刻等方面都有高超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其篆书专学石鼓文》,经过长期反复的临摹形成个人独特面貌,风格雄浑豪迈,气势宏大,享有很高的声誉: 玺印文字和篆书比较 通过古玺与金文、秦汉印与小篆的分别比较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印章文字既与当时的篆书保持着统一结构和体势特征,但同时又有运用处理上的差别。相比之下.印章文字更为方整、均匀和饱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