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教学内容从了解灯饰造型入手,重点了解纸质圆筒形灯饰的设计变化与制作使用,并通过学习灯饰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灯光设计与美化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他们的设计意识。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形形色色的灯饰;2、灯饰的设计与制作;3、灯光与生活 都市的夜景有如人的衣裳,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素质、品味和地位。本课编者从引导学生欣赏富有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意识的古代宫灯和长信宫灯图片入手,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步步把这件“社会锦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脉搏,体会到当代社会环境的美。 学情分析 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常上美术课的很少,被其它科目所替代,造成学生美术基础参差不齐。 七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手工制作课,动手能力比较强,有自己的审美观和需求。平面设计制作有一定基础,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但是学生的设计意识不强,从平面到立体的这个过渡衔接不是很好,缺乏创新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容易“依葫芦画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欣赏不同的材质、风格的灯饰,感受作品的艺术特点;2、掌握灯饰设计的方法、技巧、原则等,形成初步的实践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分析灯饰造型特点2、学生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美术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在灯饰制作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3、.养成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手工制作与当地夜景灯饰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2、制作方法与步骤及造型设计;3、灯光文化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在灯饰设计与制作时,如何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查找有关描写当地夜色的短文;分小组拍摄当地的夜景,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课堂引入 请同学们上讲台介绍当地的夜景——不同的灯饰,并播放当地夜景的多媒体课件。 共享资源,互动思考。欣赏自己拍摄的作品,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发展 1、引导探究并简单讲述灯光设计中点、线、面构成和冷暖变化、色光的三原色的基本知识。 阅读课本并听教师分析,积极思考,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必要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灯饰作品的形、色、质感,进行简单的分析)。 简单了解灯光设计的基本知识。 2、欣赏不同的灯饰,请同学们归纳灯饰的特点。 学生分析,灯饰样式十分丰富,可分“豪华型”“简约型”“浪漫型”“仿古”型等,由此营造的灯光效果给人的感受也有很大的差别。 学生了解不同灯饰的差异。 3、教师讲解纸质灯饰的制作步骤,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灯饰设计与制作。 分8个小组,每个小组尝试不同的制作不同的灯饰的造型和装饰。 制作一个既美观又使用的灯饰。 4、以 “我的实用台灯“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以学生互评为主,教师进行小结性的点评。 生把作品展示与讲台,参考老师提出的评价内容,以小组互评为主。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评价中认识到作业存在的问题。 感受美术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活跃课堂气氛。 课后延伸 制作一组(至少三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灯饰作品。 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制作富有民族风情的灯饰作品。 培养学生“爱家、爱国”情结。
教学反思 1、教师在布置学生收集当地夜景图片时,应自己也准备好一组拍摄图片带到课堂,必要时可提供给学生作参考。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多准备多城市的夜景图片展示于课堂,对完成作业有帮助。 2、在教学环节中的“课堂发展”第三点,我在讲解灯饰制作步骤不够详尽,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没有过多思考,造成材料的浪费。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课程分成两个课时,欣赏和分析灯饰的造型以及制作方法为第一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探究和学习,在课后可与小组成员有更多的讨论和研究时间。第二课时的前半部分则是学生设计与制作的时间,后半部分是展示与评价。只有在学生欣赏灯饰图片或作品的能力得以加强,才能设计和制作出较为满意的灯饰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