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2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两课时) 第一课时 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第6章《溶解现象》的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下面物质溶解性以及以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本节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性表示,第二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溶液的配制。通过对第一节《物质的溶解》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分散现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与自然界,而其中溶液又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初中化学课程中所接触的化学变化多数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工业生产中的许多化学反应,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离不开溶液,而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溶液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何?我们又该如何配制出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各样的溶液?这些都可以在这一节进行解决。本课前一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作为重难点来教学。 二、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另外我还在每个知识点后配有一定梯度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5.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转化解决化学问题,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6.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7.掌握溶液稀释的计算。 8.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实验等能力。 2.通过化学计算,训练解题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方法。 3.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情感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