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位数的认识》说课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内容分析 在以往的数概念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按照教材的编排要求,引导学生先学习计数单位、然后建立数位表,在把数放到数位表中去认识、读写。这种编排方式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容易出现数概念学习中的知识断裂,这种人为造成的断裂和跳跃,会给学生的数概念认识带来很大的学习困难;二是偏重于学生对前人发明创造的数知识的接受和记忆,忽视了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 当然,认识多位数中的最大的困难是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法和写法中最困难的是0的读和写,根据0的有无来分类认数有实际意义。过程中穿插教学计数单位、数级等概念。 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是第一次学习含有两个数级的数。由于数位的增加、数级概念的产生,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也随着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中间0,存在连续与不连续之分,这是教材中被遗漏的一部分,也是读数的一次突破,为了弥补这被割裂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上,我加入了五位数的认识这个环节。通过对有0情况的半成品分级、二次分类等环节,让学生在辨析、调整中逐步形成对“中间0、末尾0”的完整认识。 2、学生实际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的数,但在学习这些数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相关的框架性结构的渗透和学习方法性结构的指导。所以课前我补上了同结构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重新感受和认识数认识的框架结构(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排序和数的分类),并与学生一起回忆数的读、写法结构,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学生开始收集相关数字资料,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大数有了初步的感知,部分学生已经尝试读数,在知识和体验上大有收获。但由于对学生收集资料方法指导不到位,学生收集能力的欠缺,所以我们班学生收集的资料还是不太丰富。 二、课堂上的落实与反思 1、课堂上我立足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对目标的定位,在教学设计上我做了一些调整和特别的安排:在导入部分我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学习方法。这些就是学习多位数的背景框架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这些结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多位数。 【反思】这样的设计符合新基础长城两段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经历数概念不断形成和扩张的过程,感悟数认识的框架性结构的存在,这也是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之一。但遗憾的是:我的学生和我自己在以前都并没有运用这样的方法结构来进行数概念的学习,所以这节课之前,我补上了万以内数的认识(按照这样的结构方式)。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对学生来说补的东西,印象不深刻、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在问:“们是怎么学习万以内数的?”这个问题时,同学们都说不出来这个结构方法。学生最真实的反应,让我更明确作为老师的重要性,你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就会反馈什么,不能有丝毫的作假。 2、为了弥补教材中知识的缺漏,我补上了五位数的认识这一内容。让学生试着用这样的结构方法去认识五位数。在这一过程中,我注意结构的完整性:我让学生按数的意义(读生活中有意义的数据)、数的组成和数的读法来认识五位数。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第呈现和揭示这样的知识结构,学生就越有可能主动地投入到数的认识中。 【反思】这一环节在设计上并没什么问题,但在实际的过程推进中,还是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这一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花费了较大的时间,反思其原因,主要是教者在课堂上敏感度还不够强,当学生在不连续0出现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大讨论,中间出现不连续的0应该读一个还是都要读。学生的讨论不错,可我没能抓住契机及时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在这个地方绕了很长时间。耽误了教学的进程,环节推进上也未能及时到位。 三、教学重建意见 1、如果这一节课定位在用结构的基础上,那么前面补上“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结构教学就需要更深入,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数认识过程中框架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 2、在认识五位数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多次让学生读书和说组成的过程,但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所以每次的问题都要有递进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来学习。 3、教师的课堂敏感度还要加强,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时,教师要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环节,顺应并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