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下午聆听了马老师的校级数学公开课,感觉马老师进步很大,很有培养前途。无论是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语言都有了明显进步,今后如果更加注重学习与思考,成为一名名师不是很遥远的事。 马老师的课亮点很多,我主要说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层次分明,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开始,首先引导学生比较小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通过师生共同摆,教给学生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自己根据自学提示自己动手摆,比较松鼠和勺子、松鼠和杯子。由引领到独立,符合螺旋上升的学习特点。同时,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最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多与少。符合了北师大版教材“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材编写思想。 二、让学生充分动手,在体验中理解。数学是“做”出来的,这个做不是做题,而是动手操作。虽然,今天的问题不是很难,学生可能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但是动手依然必不可少。动手是验证,动手是积累活动经验,动手中可以深刻体会“一一对应”。今天的动手摆、动手画很充分,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今天的“说数学”体现得也比较好。作为我校的重点教学主张,“说数学”要在课堂中大力推广。今天马老师给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多,发言的人数也比较多。尤其是老师的“追问”“为什么”很重要,这时学生的表达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的重要标志。马老师还专门设计了“说一说”的环节,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说”效果很好。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大力推广“说一说”的环节。 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高。低年级学生上公开课,以前总是发现乱哄哄的现象,但是今天没有。这要归功于马老师的引导。每次,都提醒学生是不是在看老师,等学生坐好了再开始讲。一直这样要求,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比如,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要求学生把学具装入学具袋。有些老师会等不及,就开始讲,结果下面的学生在老师讲课时不听讲,只顾玩学具。而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监督要求所有的学生把学具装好才开始讲课。 本节课当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1、“一一对应”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否要板书出来?甚至是否要告诉学生这个名词?2、第一次摆教具之前,是否让学生尝试自己摆,在对比中体会“一一对应”着摆便于比较。3、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每次都是结合着具体的实物说,能不能提升抽象到数字?也就是说几比几多,几比几少?4、时间观念有待加强。在超时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练习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