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蜀僧》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传诵已久的佳作,文章主要阐明天下事“为之”方能成功的道理,富有哲理。教者坚持“诵读为线,释意为珠”的策略,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为之”才能成功的道理。为了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读正确。教师出示课题后,巧妙释题,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答案,让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因为是文言文,学生阅读难度大,所以教师先泛读,给学生树立一个典范;接着让学生轻声读,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释注拼音;然后师生齐读,并让师大声读,生轻声读,听自己和周围同学读得是否正确,并注意校正难读的字“惭”的读音,这样让学生在模仿中读准每一个字,达成读正确这一目标。 二、读流利。教师确定学生能正确阅读后,不失时机地提出更高的目标:“要读好,还得理解意思,怎样理解?可以借助课后译文等等。”进而引导学生借助译文,借助注释,抓住“子、恃、钵、惭”等重点字理解全篇课文,采用自由练习、同桌互讲、指名交流等多种方式初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把理解带到课文中,达到读得不仅正确,而且流利、通顺的目标。并且将这一目标具体化,教师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学生“读正确,不是越快越好,这是一篇文言文,要读得慢一点,缓一点。”并再次抓住关键句示范读,帮助学生寻找读古文的感觉。巧妙达成读流利这一目标。 三、读明白。这是阅读的更高要求,学生读流利后,教师给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故事整整81个字,这81个字还有些语句、字词重复出现,谁有一双慧眼,标出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何恃而往”理解课文,并巧妙板书,巧妙设疑“这一条横线背后将会有哪些艰辛?”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明白。读出感情。进而适当拓展,出示竖排版的《蜀僧》,巧妙检验目标是否达成,巧妙渗透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蜀僧》一课的教学,教师设计巧妙,教学目标清晰,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学得轻松愉快,是一节让人击节叫好的课。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固然难同上青天,但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 准确把握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要求。就每个学段的要求而言,《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提出了涉及读书、理解、积累、拓展四个方面能力的要求,而且针对每一项能力分列了若干非常具体的条文。 我们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要义,只有领会了其中的要义,准确把握了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才准确。 二、规范表述教学目标 我认为,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注意:第一,准确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第二,应力求明确、具体。第三,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示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3、通过资料查阅,信息分析,激发起让世界远离战争,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加强文本的解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深入的文本解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 我以为拿到一篇教材,不应该急于去搜寻资料,带着自己的思想解读文本是第一位的。有了深入的文本解读才有精彩的语文课堂。 解读文本,首先是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之用意。第二是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思想。第三是与学生对话,感受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如刚刚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在课文的解读中,我被文中母亲对孩子不顾一切的爱深深地震撼,带着自己的思想反复阅读教材,揣摩编者、作者的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我这样开课:“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母亲两个字是世界上最美的音符,打开记忆的天窗,把母亲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用一句话说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样,巧妙地将文本贴近孩子的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使课堂教学少走弯路。如《慈母情深》一课抓住关键词“鼻子一酸”展开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抓住“纹丝不动”引导朗读;《刷子李》扣住一个“绝”字理解全篇等等。 四、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教学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教学是极具科学性、层次性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人为的“提速”或“催肥”都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在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中也有“软、硬”之分。把课文读通、把字写好,把词弄懂、把疑释清都是“硬”任务,这是“温饱问题”,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和虚假。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赏析、鉴赏悟情等,则相对而言是“软”任务,一般需依据学情“见机行事”、弹性处理。从常态课来看,我以为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梗概、理清文章脉络等“硬”任务,应该是“第一课时”的目标。品味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等 “软任务”,应是“第二课时”的重要目标。当然遇到略读课文,则这两个目标应在一个课时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