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穷人》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穷人》是语文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感情基调,读来令人心潮随着行文波涛跌宕,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启迪的绝佳力作。本课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赞颂穷人富于的同情心、热心助人的高尚品德。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相差很远,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把着眼点放在独立阅读中,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悟作品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情和人道主义精神,启发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从中深刻理解穷人夫妇的善良和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的品质。 二、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主题教学的理念,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先预设一个提纲挈领的教学点,让学生自主研读、感悟品味,落实语言文字的揣摩与理解,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落实“三维”目标,然后我紧紧抓住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与教法相对应地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通过读、悟、写相结合,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的沟通与共鸣,达到用情激情,以情促思的效果。在学生与文本深层次地对话中,启迪智力,提升情感。 四、说教程: 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扫清语言文字障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导入课文后立即出示了自学提纲,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班回报”。之后,我便过度到“披文入情,初识文脉”的学习环节中。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对穷人的印象,旨在让学生对穷人产生同情,感受穷人生活的不易,为接下来学习课文埋下“情”的伏笔。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感受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辛,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可是,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我班的实际情况来说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于是,我先让学生说“读了课文后,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以此促使学生一步一步走近主要内容,从容梳理文章。这样便兼顾了那些学困生,让他们从“旁听”到自觉参与学习,也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读”与“说”,所有学生与文章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我的设计是围绕两大主题展开的。 <一.>、紧扣“情眼”,激情碰撞 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我便从文章的“情眼”——“忐忑不安”入手,进行“家穷”与“品富”的对比学习。 首先,让学生找到桑娜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后心情产生矛盾的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初步感受她内心的思想斗争。然后以“为何忐忑不安”为线索进行探究,了解正是由于她家的“穷之极”才会产生其内心的“情不安”。由此便顺理成章地感受到穷人的穷困和悲惨,学生在动容、动情、入角色的朗读中感受到桑娜家的凄凉境地。经过学生的挖掘与朗读的“真情演绎”,学生对桑娜一家油然而生同情之心。在此基础上,我话锋一转:“既然她家如此贫穷,她为什么还要收养这两个孩子?”此一问让学生的情陡然一转,便设身处地地从实际出发,从桑娜的内心出发,去揣摩她的内心世界,从而自然触摸到桑娜的善良。朗读的语气也从犹豫变为坚定,学生体会到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含义,还有“嗯,揍我一顿也好”的从容与坚定。学生幼小的心灵怎么会不对桑娜产生崇敬之情呢? 接下来,通过分角色朗读,探讨渔夫的说法与做法便游刃有余了。 <二>、真情交流,内化升华 在学生与课文、与主人公进行了多角度的接触之后,心里产生了深刻的看法。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说说读了课后的感触,与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再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启发,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最后,简介作者,意在让学生明白文章来自于现实,真情无价的道理。而课后作业——续写文章,便在于让学生锻炼文笔,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净化他们的灵魂。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我采用对比出现的手法,主题以一个“心”型图案为中心,内书“情眼”—“忐忑不安”,左右两侧对比出现“家穷”和“品富”,下边板书“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整个设计主题鲜明,结构清晰。 本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以“自主探究,品读感悟”为指南,以“忐忑不安”为切入点,让学生从“穷”与“富”之间揣摩人物的内心,自由喷发思维的火花。同时,以大容量的朗读,提升学生对情脉的把握,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相辅相成,突破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动人的情景中学习语文,受到人文教育。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不足和遗憾,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不胜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