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说课 提 纲 1. 专业简介 2. 课程历史沿革 3. 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5.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6. 实践教学条件 7.课程教学效果 8. 特色与创新 1.专业简介
我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设立于1987年;1994年率先开办了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全国首批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专业之一; 2006年本专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07年焊接技术实训基地被批准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焊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精操作、识工艺、通维护、懂管理、可提升的焊接高技能人才。
1.2 服务面向
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从事焊接操作,焊接工艺设计及实施,焊接工装设计与选用,焊接设备调试与维护,焊接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本课程历史沿革
2.1 课程改革第一阶段
90年代初,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本专业借鉴加拿大CBE职业教育思想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在全面分析焊接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共同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焊接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依照“职业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析——专项技能分析——拟定最终绩效目标——描绘职业能力模块——分解出能力要求——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块”的程序,制定了本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模块化课程体系。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说课 打破了原学科体系设置的课程,将《熔焊原理与金属材料焊接》课程分解为“熔焊原理”和“金属材料焊接工艺”两个模块,然后将“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模块与《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以焊接工艺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减少理论教学时数,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综合化高职教改课程——《焊接工艺》。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为多所院校借鉴。
2.1 课程改革第一阶段 随着高职教改的不断深入,结合10余年的教学实践,本专业于2000年对《焊接工艺》课程教学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改革和优化,将“焊接设备”模块内容分离出来,明确和突出了焊接方法操作能力、焊接工艺制定与实施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分离出来的“焊接设备”模块与《弧焊电源应用基础》课程整合,形成以培养焊接设备使用、安装与维护能力的《弧焊电源与设备》课程。 2.2 课程改革的第二阶段 2007年,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在一机集团、北重集团技术专家的参与指导下,根据当前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确定焊接专业就业岗位群;通过岗位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将工作内容关联程度比较高,并处于同一个层级上的任务进行整合重组,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从而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行业企业分析
工作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人才需求调研
职业岗位及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课程) 图1 课程开发流程图
2.3 课程改革的第三阶段 图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8个行动领域:
焊接冶金过程分析与控制; 焊接设备的选用与维护; 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制定; 焊接工装选用与设计; 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 焊接质量检验与控制; 焊接生产管理。 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