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 筑 电 气 说 课 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建筑电气工程识图。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建筑电气与施工用电 》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建筑电气书籍。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建筑的相关课程,这为过渡到本门课程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建筑照明系统内容,后面是本教材建筑电气施工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建筑电气施工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是建筑电气识图的相关知识,是以后的生产实习必备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般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2、能力目标:具有阅读和分析建筑电气照明图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节约材料、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对技术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建筑电气》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文字标注的识读。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文字标注 ,才能理解和掌握建筑图的语言。 教学难点:建筑电气平面设想空间布置,系统图设想平面位置的掌握。 难点的依据:建筑电气图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考虑到我校高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 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2. 先讲后练,做中成功; 3. 科学探究,互动研讨; 4. 概括归纳,分析解惑; 5. 学练结合,应用提高。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示范—模仿 ; 2. 组织—讨论 ; 3. 指导—练习。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1—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同时适当的补充一些辅助知识,使课本的内容衔接起来。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6.1建筑电气工程识图 6.1.1 建筑电气施工图的特点 两种单线表示方法: 1. -----/-/-/------ 表示3根导线。 � �3 2. -----/------- 也表示3根导线。
6.1.2 电气线路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 a-b(c×d)e-f 6.1.3 照明及动力设备在平面图上的标注方法
5、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学的好的同学,开始阅读书上的一套图纸;觉的有问题的同学回顾上课内容,有问题提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