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就如何在化学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谈一些观点和做法:如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1)、让学生明确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2)、结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1、在演示实验中渗透 2、学生分组实验中渗透 3、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纳入学生自觉行动 (3)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的保护环境
二、结合第二课堂,调动学习兴趣,加深环境保护意识 1、举办知识性专题讲座、竞赛活动 2、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3、组织学生,自选课题,撰写专题论文 4、由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以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 环保意识 浅谈如何在化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也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可见,在中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我对如何在化学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谈一下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在课堂中,我们讲授环境化学一些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的情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情感。 (1)、让学生明确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包括四大方面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据“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这一意识。 (2)、结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对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让“环保意识”贯穿整个化学教学。 1、在演示实验中渗透 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要做一些演示实验,如制取一些气体或在化学变化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渗透环境意识给学生。例如我在做《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一节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知道S和O2燃烧产物是SO2,这时教师介绍一些相关知识:SO2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主要来自于煤、石油、特别是重油,它进行大气层后,会变成硫酸,形成酸雨;它还可以形成悬浮颗粒物,当它的直径小于2um时随呼吸进入肺部,对肺有直接的伤害,会造成呼吸道损伤。介绍完这些知识,学生不仅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更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然形成酸雨时我们的衣服会损坏,我们还有可能变成“秃头”。正是有了这些渗透,才更能很好的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2、学生分组实验中渗透 学生分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以使学生更能清楚的掌握知识点,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及变化,但有些化学实验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有必要讲解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 例如: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当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纳入学生自觉行动 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我们可以在课堂教育中,使学生一步一步的养成这种保护环境的习惯。例如讲述《空气》这一节时,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点就是污染物的类别及其来源,笔者在讲授这一知识点后,举了一例:南京市为保护城市的环境,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禁止或取缔了使用燃煤的小锅炉;禁止使二冲程助力车上路;针对公交车排黑烟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兴建公共绿色广场,小区绿化环境,树木认养等,以使绿化面积达到人均12平方米的举措,使得南京城市蓝天更蓝,绿树成荫,走几十步就能到一绿化带休憩。所以说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把这一环境保护的意识纳入到学生意识中,规划到自觉的行动中来,使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地球只有一个,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乱扔土壤无法消化或用几十年才能恢复的垃圾,不破坏绿色植被等,爱护身边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能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3)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的保护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的探索,主动的学习,达到更好学习的目的。 例如:第五章《煤和石油》中最后提到“温室效应”,笔者在讲述知识点时,结合现代教育媒体,给学生观看一些感性材料:厄尔尼诺现象;北京沙尘暴现象;南极(及北极)冰川溶化等现象,使学生所获得的感性知识,然后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接着再让学生观看一些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本节知识,更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的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结合第二课堂,调动学习兴趣,加深环境保护意识 初三学生能比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们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其注意力要比初二、初一的学生稳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注意的范围也有所扩大。所以我们应很好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开辟化学第二课堂,以更好的展开化学知识的学习及加深环境教育。下面谈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常见的做法: 1、举办知识性专题讲座、竞赛活动 笔者曾在本校多媒体教室讲授一个《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的专题讲座,在听的有大部分老师和初三全体学生,借助多媒体,自编CAI课件,收集素材,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整个讲座氛围异常活跃,听者如痴如醉,也发人深醒。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问题切实就在自己身边,不得不重视,也至关重要,最终的目的“保护环境”也达到深入脑海之中。 2、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观看图片展,以及利用学校组织的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及今年才定的国际和平日“9、21”纪念日等活动,在宣传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组织学生,自选课题,撰写专题论文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搜集材料,让学生写一题专题小结或撰写专题论文,下面是我所带班级几名初三学生对“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作的研究,下面是本论题的一些摘要: 我们的江宁河,云飞鸟语,风翠宜人,河水澄碧,一片天成幽香。轻歌漫步于景色迷人的河边,河面波光粼粼,“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欣赏那“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掬起一泓水,发现她那么的清纯、剔透,那么的亲妮,一阵微风吹来,又闻到一股她独有的幽香,然而几年来她却变了,变得浑浊了,变得不再透彻了。 研究发现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污染源: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这是造成江宁河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按照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三大类。据调查研究江宁河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于生活中的各种洗涤水、其中99%以上是水,固体物质不到1%,多为洗涤剂、致病微生物、有机物等。而随着江宁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在排水量、水污染物程度上都超过了生活污水,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处理难。而我们以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水体污染又随着农药、化肥滥用,它面广、分散、难于治理、又含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这又是一种较大的污染。 这些污染进入水体,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其中致病微生物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其他如蛋白质、油脂等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容易分解,但要消耗大量氧气。有机物越多,耗氧越多,水体缺氧会严重,会导致鱼类死亡…… 这样的活动开展,学生不仅能掌握水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笔者也相信他们能够理解海洋上的“赤潮”现象和“水华”现象,更相信他们能更加保护我们的环境,也会相信他们会有向周边的人宣传这些环保的行动。 4、由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以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校是一个乡村中学,在校生大部分是农家子女,我们通过以上的举措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我们也可由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以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除了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还有许多农民在土地上耕作劳动。据有关资料表明,直接接触农药的人,每年全国因农药中毒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由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与农药常识,环境科学教育又未跟上,因而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危及亿万农民的生命安全,也祸及全社会几亿个普通家庭,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不仅可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总之,环境保护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把“环保火种”撒向学生,在化学教育中使学生具备环保意识,把环保思想纳入到自己日常行动中去,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地球真的只有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