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案
首页 | 教案| 课件| 说课稿| 试题| 教学反思| 教学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主题班会| 评课稿| 综合教育| 剧本| 活动| 教师考试| 电子书 | 乐谱 |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音乐| 体育| 科学| 思品|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生物| 心理| 信息技术| 实践| 健康| 托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说课| 百科| 校园活动| 常用文档| 资格考试| 乐谱| 中职职高| 舞蹈| 电大|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资料下载教学论文体育教学论文   公告:
  • 高教版中职音乐基础版说课稿 音的长短
  • 大班美术欣赏说课稿:星月夜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说课稿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
  • 市场营销实务全套教案
  • 2015年新版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2015年新版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 罗密欧与灰姑娘
  • 初音未来千本樱钢琴谱
  • frozen冰雪奇缘Let It Go钢琴谱
  • 全英文中职英语说课稿范例
  •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童谣100首
  • 硬笔书法教案
  •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西部世界 Welcome To Westworld弦乐四重奏钢琴...
  • 爱乐之城 Mia & Sebastian's Theme钢琴谱...
  • BTS血汗泪Blood Sweat & Tears钢琴谱
  • 爱乐之城 city of stars钢琴谱 简单版 弹奏教...
  • BTS 春天 Spring Day 钢琴谱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 名称

    健全学生人格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中健全学生的人格摭谈
    一般知识学习强调外在知识的灌输,忽视内在知识价值的实现。马斯洛认为,外在知识学习具有严重的病态,存在着双方矛盾对抗、力量抵消的消极问题。而内在知识价值培养是帮助人顺其自然,给予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允许人从基本需要的满足中,从高峰体验中获取知识、前进的内在的动力。体现知识在塑造人格方面的价值和力量(马斯洛)。从中教师们不难看出学生的人格力量对学习的影响,引领学生的人格力量将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对人格内涵的认识

    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亦即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人格概念既属于心理学范畴,又具有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意义,它包括了人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因此,人格也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健全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亦即人格的四个要素——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外界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健全的人格以忠于真理、思想解放、追求创新、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坚忍不拔等品质为标志,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充满自尊、自爱和自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文规定“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决定》中又说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的目光在转向对人的关注;同时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表明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是一个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更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渐趋成熟,实现初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体育课中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塑造、培养,进而使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这是新的课程人格培养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探索实践

    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文中指出:“可以大胆地说,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体育课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谈谈自己的体会。

    1、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是青少年一代在外部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下对社会的主动适应、选择和创造的实践,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达到社会化成熟的标志。同时青少年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思想的指导下,较为重视和关心自身的合法利益。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要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得到父母长辈的关心,很少关心他人和集体。于是,在体育课上主动去搬运、收回器材,主动去保护、帮助同学,主动将练习中移动的器械复位这些现象较为少见,如有同学不能完成练习,同学间也少有关怀和鼓励,…… 针对这些现象,我向学生提出“学会关心、学会共处”的口号,教育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学会共处,学会共同生活。
    自从向学生提出“学会关心、学会共处” 的口号后,第一,在室内课上利用体育课常规、养生知识、格言、偶发事件等让同学们进行学习、比较、评析、反馈、强化。第二,在室外课上带头垂范,预先为学生擦拭单、双杠,清扫海绵垫、平整沙坑,给见习生带板凳,学生上课迟到了让他们下课后再说明原因,下课时提醒学生带走随身物品,对伤病学生备加爱护等,让同学们感受到教师实实在在的关怀和爱护。第三,在体育课上要求和督促学生去为班级做些事,而一旦学生出现良好的举动,我就及时表扬,鼓励、代表大家感谢他;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也鼓励他、暗示他、相信他以后能做好。经过教育、感化、督促、鼓励,同学们在“学会关心、学会共处”的口号中,前面例举的种种现象都等到了改观,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学生在帮助别人,关心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正确的价值观由此而基本形成。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育认为,人的道德感是抵御邪恶的第一道防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新的《课程》教育认为,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教育学生运用伦理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显得十分重要。
    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教师对学生必须持有尊重和信任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A•H 马斯络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受到尊重和要求别人对自己尊重的需要。学生只有受到尊重时才会乐于自我提高,才能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才能使自己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例如:我刚接任高二的体育课时,一次素质课上因为搬运器材较多,有一位女生去搬器材但没有搬到反而引来同学的取笑,后来竟连课也不上了,当时我虽然很气愤,但为了鼓励同学们以后能积极主动搬器材,仍严厉批评了取笑她的同学,表扬她积极为班级做好事的行为,并派同学去找她,转达老师对她的谢意。结果找了一节课也没找到,下课时她却在我办公室门口等我了,那时我非常恼怒,真想狠狠地批评她一顿,但从平常的接触中已知道她特别娇气还是忍住了,并且表扬她能主动来找我,并请她坐下,开始了如下对话: 师:“你刚才到那儿去了,学校里有这么隐蔽的地方,能让我们一节课找不到?”(她有点不好意思了)生:“我在顶楼走廓上瞭望着你们上课呢,所以一下课就来了。”师:“真是你看风景我们愁,能把课上发生的事情跟我说说吗?” 生:“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给他们取笑了。”师:“那你怎么能这样。”生:“当时脑子一热就跑了。”师:“现在冷静了、想通了?”生:“老师,对不起,以后我不会了。” 考虑到她已认识到错误,我又从自尊、自爱、自觉遵守纪律、学会宽容等方面给予了教育。并将此作为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例子在其它班上都进行了评析。从此,在我任课班内再也没有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格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格塑造中,应注重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改造和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创新精神,需要丰富多采的创造性思维。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愿意独立思考,又较少保守,富于想象,所以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因此,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成分。我们要珍惜青少年思维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多角度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破陈规,追求创新。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技术、技能因素进行科学的动态分层分组;改革教法、学法(如互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掌握学习法);把握教学高度(分层达标、深化目标);改革评析方法(师生评析、生生评析)等,使学生不仅能“摘到桃”、“摘好桃”,而且会主动“找桃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1:让同学们分组带准备操,要求各小组根据场地、教学内容、季节气候、天气情况创编准备操,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做“小先生”,并根据他们的综合表现进行评析,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创新智慧。例2: 采用“对话”方式进行室内理论课的讲授。如讲授篮球规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规则的框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问题,并先由学生来讨论、解答和补充,各抒已见,只有到争论不休时教师才“搭桥铺路”、“穿针引线”。这种方式虽然一开始学生有些不适应,但只要教师创设好“对话”情景,强调“从零学起、能者为师、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并做好“导”的工作,随着教师的鼓励和个别同学的带领,同学们都会积极举手,畅所欲言、争相解答、补充。学生在敢想、敢问、敢说中积极探索、思想碰撞,相互包容、共同分享,不仅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必备素质,是人格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个人具有从事活动的激情、热情、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需能承受挫折,不怕风险,心胸豁达,富有合作精神。许多研究告诉我们,实践中的困难才是诱发学生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增长的端点。学生面对困难,要重新肯定自己的能力以形成新的自信,要通过努力完善自己的意志。因此,这样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只有面对困难时才能发生。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困难的活动中去。根据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体育教师要引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精力旺盛、情绪情感积极乐观的动力作用:利用体育教学紧张刺激、激烈竞争、游戏愉悦的特性,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满足他们热情好动、自尊心强、争强好胜、表现自己的欲望;利用团队比赛、游戏,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满足他们的体育参与的要求。在这些活动和学习中,学生的激情、热情、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承受挫折、不怕风险的意志得到磨练;心胸豁达了,合作愉快了;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形成了。
    健全的人格能使人生走向成功,使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早在上世纪初叶,时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就说过:“基础教育,在于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这与今天的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多么的一致。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开放,学生的人格亦呈外显状态,因而体育教师更应利用有利条件,担负起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的重任,在“传承教学”的同时,更应“开拓创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创造性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促使学生将来在各自的生存领域,能够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马斯洛  《展现人格力量》 内蒙古出版社

              2、Linda Campbell(美)(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健全学生人格体育教学论文下载

    ∷分享∷
    分享到:
    ∷相关资料∷
  • 健全学生人格体育教学论文
  •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03-2016 ZhaoJiao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