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情”为何物 “绘本教学”是以绘本为载体,借用课堂,在师幼有效地互动中,共同解读对画面的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的。因此,教会孩子会看、会用正确的方法看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的长远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也包含了情感的熏陶。 在《埃尔莎的故事》这个绘本当中,以及整个事件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了对爱的诠释。细心的妈妈怕小埃尔莎着凉,赶紧找来贸易给她穿上;笨手笨脚的爸爸又打电话又找工具;哥哥乌利和约克请来了带着笨重工具的工人;最可爱的是她的两个哥哥提恩和法伊特,竟自作聪明地在粪坑上生起一堆火来为小埃尔莎取暖;最小的哥哥抱着试试的心态就轻而易举地把马桶砸开了。家庭每个成员都展现了自己性格中与众不同的一面,或细腻、或粗心、或智慧、或可爱。毋庸置疑,这是一次亲情总动员,受参杂着迥然不同的任务性格轮番出场,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所带来的幽默和精彩。 所以被爱重重包裹着的小埃尔莎一点也不伤心,她没有受到父母的责怪,也没有失去哥哥们的疼爱,她完全有心情专注于自己的成就感,那就是——可以像哥哥们一样站着尿尿了!在中国的家庭里,如果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孩子的尝试遭到了挫折,家长是否也能做到保护和宽容呢?在小埃尔莎身上,相信我们很多成人能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就以《埃尔莎的故事》教学为例,它“情”为何物呢? 1、体现于埃尔莎与情人之间的爱——亲情; 2、爱生活的体现,不仅仅是绘本当中,还体现于本次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3、绘本活动环节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情”; 4、绘本的画面有“情趣”; 5、情感的触动:关心他人的态度、行为(包括课堂当中以及绘本当中人物之间的态度和行为); 6、情境设置:教师语言氛围的营造; 7、教师自身的情绪(传递媒介); 8、情调:异国与中国教育理念的碰撞(亲情:相互关爱); 9、情节:层层递进、跌宕起伏(出其不意的情节); 10、贯穿于整个活动当中的情感体验。 (二)“能”在何处 还以《埃尔莎的故事》教学为例,在研讨中大家还挖掘了绘本教学带给孩子们的多种能力的培养: 1、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质疑问题的能力(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3、猜测、讲述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4、想象力与推理能力(它是在文本学习中架构出来的); 5、表现力(自主情景表演); 6、序的能力(表现为:观察图片有顺序,依次讲述); 7、感受能力(对文本情感的感受能力); 8、教师筛选文本内容的能力(筛选绘本图片、价值点的把握); 9、绘本本身存在的其它教育价值(进行延伸)。 我最大的感受是:绘本教学的“情”与“能”,它是生命教育的突显,也是孩子与教师共生共长的体验,更是教学中生命永无止境的相遇。 相信以“情”与“能”为基调的绘本教学,会让语言教学立足于新的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