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小班数学活动《给三只熊整理物品》的调整与优化 近日,听了小班数学活动《给三只熊整理物品》,在一课三巡的过程中,我们对整个活动的设计有了不断深入的碰撞与思考,并在一次次的研讨中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操作材料的调整,让活动更具科学性。 1、在第一次的设计中,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是:三个大小不同的餐盘及三份大小不同的早餐食物——玉米和蛋糕。活动中孩子们先给三只熊分餐盘,即熊爸爸用大的盘子,熊妈妈用小一点的盘子,熊宝宝用最小的盘子;然后尝试为三只熊分配早餐食物,即熊爸爸吃大的玉米、蛋糕,熊妈妈吃小一点的玉米、蛋糕,熊宝宝吃最小的玉米、蛋糕。 对于这样的操作材料,我们觉得不够科学与合理,对于“熊爸爸胃口大,就要用大盘子以及吃大的玉米和蛋糕”这样的说法,也值得推敲,因为身体的大小与所用盘子及所吃食物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必然联系的。鉴于此,我们在操作材料上进行了第一次调整,改为提供大小不同的生活用品,如衣物、小床等,让它们与三只熊产生必然的联系,在比较大小的基础上与三只熊进行对应和匹配。 2、第二次的活动中,经过调整,教师选取了衣服、裤子、帽子等作为操作材料,避免了第一次活动中材料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值得推敲的地方:即教师在准备操作图片的时候,不仅是衣服、裤子等图案的大小不同,连提供的纸片也是大小不同的。如此一来,我们发现一部分孩子是根据纸片的大小完成操作的,反而省略了我们所要求的比较衣物大小进行匹配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处理也降低了活动的难度。因此,在第三次的课堂中,我们再次调整了操作材料,将提供的图片都剪成一样大小的投放给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中,操作材料更规范了,活动也更加科学合理。 二、情景创设的调整,让活动更具情趣性。 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教师创设了“给三只熊配早餐”的情景。但是由于这样一个情景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存在争议,我们在研讨中觉得,既然活动开始是以《三只熊》的故事情节导入的,那何不充分利用好这个故事来展开呢?因此,在第二、第三次的活动中,活动的情境创设进行了调整,以走进三只熊的家认识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帮助它们整理衣服——整理其他衣物——完成任务为整个活动的行进路线,将情景贯穿活动始终,在情境中一步步推动幼儿的学习,增加了情境中学数学、生活中用数学的情趣性。 三、学习方式的调整,让活动更具自主性。 在第一次的课堂中,教师带领着幼儿先集体教学,再个别练习,虽说加入了情景的创设,但是整个课堂看上去还是在老师的高控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教的痕迹比较重,课堂中缺少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气氛。于是,在第二次的活动中,我们试着转变这种教学方法,努力把孩子推在前面,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我们将第一环节的集体教学活动变成了自主操作,在认识了三只熊后就抛出问题:三只熊的衣服弄乱了,请小朋友去帮帮他们把衣服整理一下。在这个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抓取幼儿的差异资源并组织交流,追其思维过程,以幼儿的会去教幼儿的不会,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小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后面的第二次操作,既巩固了新经验,也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应该说,调整后的课堂,让孩子学习的更加自主和有效了。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1、活动中三只熊的大小区别,教师沿用的是老教材中“大的、小的、最小的”这样的表述方法,相比较之下,“小、中、大”这样的表述方式更合适、更恰当一些。 2、两次操作活动没有体现递进性,对于孩子来说挑战不大,应思考第二次操作要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体现难度和梯度。如调整三只熊的位置等等。 3、幼儿操作活动时教师不能干预得太多,不然在幼儿差异资源的抓取和真实性上面就有所缺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