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班语言活动《小老虎过生日》课后反思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小老虎过生日》是一首蕴含着教育意义的童谣,它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其中的角色都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及时地抓住大班孩子特别爱说、想说、乐说的语言发展期特点,以此为契机将童谣《小老虎过生日》设计成语言活动带入课堂,采用分段欣赏童谣——完整感受童谣——朗诵表演童谣等教学策略,创设轻松的语言氛围,引导孩子在看看、想想、说说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带领幼儿体验童谣独特的情趣美和韵律美,感受童谣中蕴含的友爱、宽容、谅解之意。 一、图片巧用引思维 视听结合入课堂 语言活动中的教学策略关键就在于为幼儿创设正式的口语表达情景,使幼儿 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达,学习表达的方式和技能,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导入,运用问题设疑方式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恰到好处 激发兴趣 第一次尝试《小老虎过生日》教学活动时,我将故事中的“小老虎”、“小 兔”、“小熊”等动物设计成了可以移动的角色卡片,将“小老虎”的家设置在在一座色彩斑斓的森林中,预设着用如此绚丽的图来吸引孩子们。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才发现,由于画面的过于色彩丰富,使得孩子的关注点集中在了美丽的森林背景上,而不是故事中的动物角色上。 第二次活动时,我调整了图片的设置,根据童谣情节的描述设置了一个色彩简单明了家的室内环境,结果,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将“蛋糕”、“电话机”等关键点以色彩的突出加以重化,帮助了孩子们对童谣的记忆。 ※ 新颖有趣 活跃思维 第一次利用花俏的背景图进行教学活动,在引导孩子们欣赏第五段时,我问:“咚咚咚,有人在敲门,可能是谁来了呢?”孩子们随意地说着自己的猜测,有更多的孩子是毫无兴趣地等待着老师自己揭晓答案,根本没出现我设想中的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讨论场景。 第二次的活动中,那一扇可以灵活开启的“门”给我的课堂增添了活力。老师:“你猜,会是谁在敲这扇门?”只见孩子们互相之间讨论着,纷纷举着小手要告诉老师自己的猜测,当我作势要“开门”,并说:谁猜对了呢?此时,所有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在图片上。小小的一扇“门”,让孩子的上课注意力依然持续集中着,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巧妙设问激兴趣 由点及面知内涵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语言活动不仅要发展幼儿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语言活动在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方面应发挥特殊的作用。《小老虎过生日》这个语言活动的重点目标就是“欣赏理解童谣, 感受童谣中蕴含的友爱、宽容、谅解之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更是幼儿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帮助者。于是,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充分地运用提问策略,将活动层层推进,引导幼儿在宽松的活动氛围中愉快学习,达到预设目标。 ※ 用猜测性的提问激发幼儿 进入活动主题后,我用猜一猜的方法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如:“猜猜谁会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小老虎想出什么办法来邀请小伙伴?小伙伴们为什么不来?”等等, 教学导入抓住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既提出了说话的话题,又起到激发其兴趣的作用,还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作了铺垫,并且一改过去一问一答的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 用设疑性的提问吸引幼儿 在每段童谣欣赏之前,都是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鼓励猜想,然后才朗诵原文, 为每个幼儿提供自由交流相互表达的机会,然后再集体交流,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组织语言说话的能力,又保持了原文的本色。在幼儿对童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设置“小白兔为什么不来?” “你做过欺负别人的事情吗?”等问题,引导幼儿知道懂得友爱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是对教学难点目标的一中有效突破。 三、辅助策略添色彩 活跃课堂长技能 “尝试朗诵童谣,初步感受童谣独特的韵律美和情趣美”是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目标的达成如果有了有效的辅助策略,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借助道具 小小的圆舞板是幼儿园常用的打击乐器,操作简便、声音清脆是它的特点。当我有节奏地敲响圆舞板,声情并茂地诵起童谣,特别的童谣朗诵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更得到了他们欢喜的掌声,从而也激发了孩子们尝试圆舞板配乐朗诵童谣的兴趣。在欣赏中,在自我尝试中,进一步感受了童谣的风格、体验了朗读童谣的乐趣。 ※ 角色朗诵 在孩子们感知了童谣特点的基础上,我设置了表演诵环节。采用了分角色练习对话的模式,并要求幼儿模仿有感情的对话,如:“怎么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小老虎、小白兔和小狗熊的声音?怎么让人一听就知道它们是高兴的、快乐的、生气的或伤心的呢?”进一步内化童谣所表现的韵律美和不同角色的特点,使语言活动的目标落到实处,突出了语言教学的独特功能,也把童谣中蕴涵的友爱、宽容的思想融入了其中,为重点目标的达成创设了条件。同时,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尝试朗诵和表演童谣,并通过两个有质量的提问让其有兴趣地实践体验角色的特点,照顾了个体差异,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 四、客观反思寻差距 快乐精彩在课堂 在整个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体验了语言活动的快乐。但在活动中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欣赏童谣第五段时,我给孩子们抛出了到底是谁来了时,孩子们纷纷猜测着,而我却着急地向孩子们揭示答案,其实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灵活地加以追问:“为什么你觉得小白兔回来”等类似的问题,这样的话对活动难点目标“感受童谣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引导幼儿形成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情感”而言又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地方就是:在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进行童谣朗诵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朗诵,此时,只有一个小男孩蒋宇轩不愿意参加,作为老师的我也只是匆匆说到:“那好,请你和我一起来做他们的观众。”之后就似乎将这个孩子遗忘了,一味地关注着那些参与角色朗诵的孩子。这一现象其实是没有真正地做好“在活动中要关注全体孩子”,我应该从另一个方面来调动该孩子的兴趣,如可以鼓励他:“那好吧,老师请你来做小评委,看看哪些小朋友朗诵得最好?”并在孩子们朗诵结束后,请这位小朋友点评一下,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该孩子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无限精彩是课堂,无尽困惑亦课堂,只有不断地探索于课堂,才能品尝其中收获的快乐,感受那解惑的喜悦。著名教育家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在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努力地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地让孩子在我的课堂感受快乐、收获知识、得到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