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后反思: 在我准备的过程中,开始也比较迷惘,因为我对本课涉及到的科学概念脉络不是十分清晰。我首先做的是广泛查找资料,对传动装置的构成及相关科学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第一个块面教材的分析中,特意加上了“相关科学知识”的介绍,教师只有对所教内容背后一系列的科学知识有了整体的了解,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会犯科学性错误。 首先是导入的设计,备课时发现教材中新老自行车的对比对学生发现传动装置的作用不够直接,容易让学生绕弯子。所以想寻找一个更贴近学生生活,传动装置易于展现的四驱车。可是四驱车里面还不仅仅是一种齿轮传动,所以也给学生认识传动装置造成一定的困难。 课后我感觉从现代自行车的认识入手,让学生比较有无传动装置对自行车前进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切入,学生能够很直接地感受传动装置,从而建立清晰的概念,效果应该更好。 其次,是实验过程设计的改进。原本在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比较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对比,通过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特点。这是“打包出售”,但缺乏重点,教材的教学难点问题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对于学生容易掌握的,可以先让他们自己发现解决。所以我在第二块面的比较实验操作上,改进了方式,分为2个探究层次,第一层次,自建模型和初步探究,让学生在自己建立模型的同时,认识到一些显而易见,容易发现的传动装置特点,如齿轮转动方向,传动距离的区别。第二层次,着重对大小齿轮转速快慢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大小齿轮的齿数和转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对教材难点进行突破,教学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课件恰到好处,课件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自己的教学主线,使教学过程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素材,讲解概念透彻。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几种常见简单机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运动情况,分析自行车的机械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