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和小伙伴》教学反思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我注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核心理念,也就是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我设计了快乐游戏这个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与小伙伴交往的快乐,学会如何与小伙伴相处,如何交往,孩子们的体验效果不错。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喜欢玩“红绿灯”的游戏,有的喜欢玩“跳绳”的游戏,那么,如何让这几个小朋友意见统一呢?在我的引导下,我听到孩子们的意见有:“我们先玩‘红绿灯’的游戏,再玩玩‘跳绳’的游戏。有的说:“ 我们猜拳决定玩哪一个游戏。”有的说:“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懂得了小伙伴在一起交往,有时是要做一些妥协才能玩得愉快的。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每一种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践,知道了玩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才会玩得顺利、快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也生成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在小伙伴们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没人跟她玩。我立刻联想到,在平时的课间活动中,可能也是没有同学跟她玩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我立刻随堂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班还有一个孤独的孩子,让孩子们帮助她。那么,怎么帮助她呢?孩子们选择了跟她玩,且让她自己选择喜欢玩的游戏,这个环节,孩子们通过自己思考、自我感悟、体验,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也让这个同学亲自体验与小伙伴们一起交往的快乐。 常听别人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学生,备课堂,备生活。上完课后才发现自己对学生,对生活,甚至对教材也很陌生。现在有的孩子活泼开朗,会主动与同伴交往;有的很被动,等着同伴来邀请他;有的因经常一个人,无同伴,内心孤僻,常常独来独往。一部分同学常常一言不发,胆小怕事;有的则唯我独尊,与同伴相处自私自利,不能为别人着想。他们与小伙伴相处时经常会闹别扭、闹矛盾。有了别扭和矛盾就闷在心里,或只会向老师和家长哭诉,自己无法解决。他们从小不知道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不懂得团结友爱的重要,不会自我解决矛盾,走向外面的世界难免碰壁,摔跤。其实孩子们的内心也渴求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而《我和小伙伴》旨在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增进孩子们之间的了解,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认识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与同伴乐于交往,主动交往。其向学生展示的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延伸,他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解决矛盾,而是应让孩子们树立与伙伴交往的信心,体验出同学之间亲密关系所带来的乐趣,让他们知道与小伙伴在一起是多么愉快!然后再去帮助、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因为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所以成为真正有效的学生生活的指导。 教学前我让学生收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资料图片等,提供可触可摸,可感可知的生活情景,我们要尽量凭借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体验,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在这样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让他们在综合实践中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拓展,感情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除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以外,我还对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他们课堂上回答问题要大胆说,积极发言,语言表达要力求完整。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善待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为自己的“敢于争鸣”而自豪,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而不羞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错”,正是正确与成功的开始。”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爱学的基础。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面对那刚刚萌生,可贵且娇嫩的创新型思维习惯与方法,我们此时应做什么?我想,首先不应是一个评判者,只能作为孩子创新萌芽的“保护者”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的“欣赏者”。除了要保护这些“创新的萌芽”以外,我们还要让这些“创新的萌芽”焕发勃勃生机,催化出美丽的花朵,催化出一片绿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