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内容《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公共场所拒绝危险》第二课的第二课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险因素存在。为了避免孩子遇到危险,家庭采取的措施往往是百般呵护,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和减少孩子独自活动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安全地生活,学校往往是采取减少学生活动的方法。这些措施对于保护儿童的安全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儿童不可能每时每刻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老师也不可能限制孩子的所有活动。虽然遇到危险的几率减少了,但受伤害的几率却提高了。失去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往往受伤害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不要被动地保护儿童的安全,要教给儿童自我保护的知识,培养他们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相关教学目标。 反思一: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中丰富课程的内涵 本堂课中,我努力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遵循“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理念,采用对话式教学法,引导教学回到儿童生活中,让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素材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安全标志,了解其名字和作用,然后全班交流。后又拓展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在认识的基础上,还要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能正确根据安全标志的提示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我出示了电影院、高压电、液化气罐这三组图,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安全标志。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画出了多种适合的标志,潜移默化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安全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反思之二:在课程实施中让儿童成长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来导出安全设施一旦遭到破坏,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说说自己听过、见过的因安全设施被破坏而引发的事故及其严重的后果,带来的内心震撼是不溢于言表的,学生保护安全设施的情感由然而生,那我们该怎样去保护安全设施呢?遇到安全设施被破坏,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些话题顺势展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在交流中成长。在这一环节中,既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同时也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反思之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还需磨砺 任何一堂课都有遗憾之处,如:学生有几个说到安全盖受伤引发的事故,这时,我应该不失时机地转问一下:还有其它设施遭到破坏的情况吗?可能学生交流的效果会更好。唯有正确认识不足,才能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得以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