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群》 本节内容虽然好懂,但做起题目来学生比较困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种群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也就是研究种群的意义。另一个难点就是种群增长率的变化。 研究种群的意义:在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面,一般将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时,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就可以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而且获得的量最大。当过度猎取导致种群数量小于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将减慢,获取的资源数将减少,而且还会影响资源的再生。 当个体数达到K/2时,密度增长最快。逻辑斯谛在建立这一数学模型时称这一时期为转折期,当个体数超过K/2时,密度增长逐渐变慢,称为减速期。 对种群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1、昨天收到网友的一个问题: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进化。这句话,对吗? 我的回答是:不对。基因频率的改变必然引起生物的进化,但生物的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例如地理隔离,虽然能够使基因频率改变,但并不有新的物种产生。 不知以上观点对否? 2、关于种群的S型曲线与种群增长率曲线的关系问题,在许多资料上都未触及。关于种群增长率的概念一般的资料上都有介绍,但如何把它们联系起来,需要学生一定的智慧。如在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关于对资源的猎取,应在K/2时也可揉在内一起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