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参加学校的一次教学竞赛活动中,我讲授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一节教学内容《常见的酸》,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如下: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对比认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问题分析及练习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相关知识及实验的回顾,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以知识内容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收获很多。 1、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比如在打开盐酸瓶盖的时候,教师就不能忙着自己去描述现象,而是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描述现象。 在演示的同时让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学生做铁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同时,我及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吗?这样,学生就在动手的同时思考,让思维更具发散性。 在本节课中,我加入了很多演示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正说明实验的直观性的作用! 2、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学化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讲练结合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启发式,克服“满堂灌”,做到讲练结合,这是因为它能够: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减少遗忘。③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这点上我还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加强自己! 3、通过这节课我对于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在这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酸与指示剂的反应,但在总结酸的性质的时候又要重提,如果机械的重复,学生重视的程度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