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第15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反思 1 普遍性问题 《尼布楚条约》中,把中国的“尼布楚”让给沙俄,为什么还是个平等条约呢?对条约的平等性,学生有疑问,针对这一条约性质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从条签订的背景、内容方面,结合《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1)它是中俄双方通过平等的谈判,中国做出了让步(把尼布楚让给了沙俄)的情况下签订的。(2)当时在沙俄占领的尼布楚城下谈判,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问题,(3)条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意愿和主张,符合双方的利益。 2 疑难性问题 学生对历史问题分析不透,如:既充分肯定郑成功收复台湾,又肯定清政府进台湾并设台湾府,二者并不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往往孤立地看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1661年--——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维护了祖国的主权,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在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应充分肯定。随着清政府的统治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个发展,郑氏家族盘踞台湾,政权性质已变成割据一方的割据势力。此时,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抗清活动已失去意义,此时沙俄又频频入侵黑龙江流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是完成和巩固国家的统一,统一已成为历史的潮流。1683年清军入台,第二年设台湾府,从而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有力的巩固了海防,更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和发展,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的事,他的意义并不亚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因此,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进步事业,都定肯定。 3 自我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的主要措施”中,其中一项措施“文字狱”教学中没有直接给出其概念,而是通过展示有关的考题及作者的最后命运,创设历史氛围,学生自己总结出概念来。历史概念明白后,学生会产生急切的探究欲望,“文字狱会产生什么危害呢?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呢?”等问题。 启示:运用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得出“文字狱”的概念,使难懂的问题有了突破。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求知的欲望。从中体会到学历史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