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思三——区域地理教学 本学期高二地理一直在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区域地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区域自然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需要将两者分开学习,先自然,后人文,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分析各自然要素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探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发展的借鉴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积极性不高。位置、范围、气候、地形、河湖等内容本身比较枯燥,趣味性不高,难度较大,且需要大量的机械记忆,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又加剧了学生对此类内容的排斥,学习效果较差。 其次,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极为重要,而大多数学生分析地图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对信息的总结概括能力不高,准确性较低。地理思维和读图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三,缺乏联系和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距较大。教学中应注意各地的联系和对比,分析原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尤其是他国经验对本国发展过程中的借鉴作用。 应当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区域地理的学习,使学生对各区域产生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将自然和人文内容进行适当的结合,淡化对机械知识的记忆,以综合应用为目的,巧妙设置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通过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将各类地图作为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具体对象,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师角色,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课堂上,如何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的注意力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更是如此。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是保持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格外注意,调节好讲解、提问、分析、讨论等环节的时间,在适当的时机加入一定的热点话题、视频,图片等材料,适时变化,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刺激,其注意力只是在不同材料间进行转移,但始终围绕课堂重点,从而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对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必须改变“八股”式的教学方法,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教学的模式、方法和具体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