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节课我也曾试教过一二,但这次二(3)的孩子们给我的感觉最好。课堂上可谓是常规井然、思维踊跃、发言积极、歌声动听,一致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我在高兴之余真的很感谢这群小不点儿们。同时也很庆幸自己平时课堂上一点一滴的付出没白费。今天,我就针对此课的设计与思路,谈下一我对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感悟。 一、合理组合教材内容,体现音乐学科的人文性 我一直认为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堂,它首先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能够喜欢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这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因此我坚决摒弃一些课堂上所谓华丽、热闹的东西,这些只会给课堂营造一时半会儿的气氛,真正给孩子们得到的知识与能力却很少。这也是我上此节公开课的一个宗旨。 在此基础上,就是考虑选择教材的问题了。根据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的身心特点,我选择了《拍皮球》这首歌。从这首歌的特点我又决定从“运动”方面设计入手。由于这课以前就有许多人上过:听《运动员进行曲》进教室——做《健康操》——拉拉队节奏练习——学唱《拍皮球》——听赏《五星红旗》提升爱国主题结束,这似乎是一套惯用的程序了。如何跳出这一设计框架,上出自己的亮点,这是我困惑的地方。在我经过一次组里的试教之后,同组老师纷纷发表他们的建议,群策群力,让我的思路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于是这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构成:随《运动员进行曲》进教室——给运动项目配乐——欣赏《乒乓变奏曲》理解何为“变奏”——学唱《拍皮球》——在轻松的《健康歌》中结束全课。 做到每一环节都渗透这音乐性,目标要求层层深入,让优秀的学生“吃得饱”,让能力稍逊一点的学生“吃的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的互动,精彩的发言足以说明他们喜欢这一课。还有什么比“喜欢”二字更重要的呢?“喜欢”也就意味着对这课、对你老师“感兴趣”,“感兴趣”了就会有收获。 二、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在这课设计时重点注意的地方。一方面我做到语言上的精炼、富有童趣;另一方面我把孩子们目前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也融入到我这课,吸引他们的眼球。比如说“悠悠球”“玻璃球”是孩子玩耍时的最爱,让学生们在学唱完新歌后把这些时尚元素创编到歌曲中,不仅巩固延伸了歌曲,同时拓展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能把音乐教学和学生所乐于参与的社会活动和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进行,那学生的学习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件令人轻松愉快、自觉自愿的事情。 三、巧用评价,推波助澜 评价不仅体现在这一课上,我在平时的在课堂钟,也强调“多送蜜,少送刺”,其中的“蜜”。就是指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时常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抓住时机正确地作出判断,及时地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很好!”“你真棒”或“不对”。如:你的声音真美!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思考!通过以激励性语言为主的评价让学生感到只要自己敢唱、敢想、敢说敢动,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的认可。而教师一句真诚的赞赏,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重要,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很有意义。在歌唱环节中,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起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歌声,要求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对整体声音的评价。这种有意识的“说”其实是老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听”,会听才能把歌唱得更美。
|
|